首页
要闻详情
图标图标

黄金不再恐高!散户入场才刚刚开始

金银汇金银汇
关注
2025-10-15 13:02:29
尽管黄金价格屡创历史新高,但近几个月西方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仍在攀升。不过,这似乎并不能称为“姗姗来迟”——不断增长的政府债务与各国央行的强劲购金势头,仍在为金价涨势提供动力。美...

尽管黄金价格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但近几个月来西方市场对黄金的购买热情依然持续上升。然而,这一现象似乎并非滞后反应——持续膨胀的政府债务以及各国央行对黄金的积极增持,仍在支撑金价稳步走高。

美国黄金交易所(American Gold Exchange)首席执行官达纳·塞缪尔森(Dana Samuelson)指出,自2024年3月黄金牛市启动以来,美国投资者多数时间都在出售黄金与白银,通过金属价格上扬实现套现操作。

本周三,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再次刷新纪录,盘中一度触及每盎司4186.67美元。

塞缪尔森表示,当前美国经济保持相对稳定,通胀有所缓解,股市也屡创新高,因此在美国投资者眼中,这轮金价上涨并未引发过度担忧,“直到最近,这种心态才开始出现变化”。

他进一步说明,从实物黄金与白银交易的角度来看,自8月底美联储释放出政策转向信号后,美国散户投资者才真正开始以买入者的身份参与这轮黄金和白银的涨势。9月,当金价突破每盎司3700美元、银价突破每盎司44美元时,美国买家开始积极回归实物黄金市场,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黄金期货成交量激增

道琼斯数据显示,10月9日,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最活跃的黄金期货合约成交量达到448407手,为2024年4月12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日,SPDR黄金信托ETF的成交量攀升至近3370万股,创下2025年4月22日以来的新高。

Comex黄金期货成交量升至一年半以来峰值

“成交量上升反映出市场共识正在形成,更重要的是,它表明在成熟的ETF体系支持下,资金能够持续流入——这是以往周期中难以实现的条件——散户投资者与央行正在共同争夺实物黄金。”前沿投资公司(Frontier Investments)联合创始人兼CEO路易斯·拉瓦莱(Louis LaValle)表示。

他指出,目前ETF体系相比过去危机时期更加完善:SPDR黄金信托ETF自2004年推出,到2025年,已经建立起高效的无摩擦配置机制,使得资金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黄金市场。

拉瓦莱称,黄金正在形成自我强化的循环效应:“散户可以实时参与金价上涨,而各国央行则出于去美元化的长期战略考虑,每年都在持续增持黄金储备。”

西方投资者加速配置黄金ETF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的统计,从6月至9月,北美地区黄金ETF的月度资金流入量已经超过了亚洲市场,尽管这一阶段金价已屡创新高。

克雷斯卡特资本公司(Crescat Capital)合伙人兼宏观策略师塔维·科斯塔(Tavi Costa)表示,西方投资者此前对这轮金价上涨的参与度并不高,这与“资产配置的相对吸引力”有关。他解释称,过去美股表现强劲,导致资金难以转向黄金;但如今,随着黄金回报持续上升,它正从其他资产中吸引资金流入。

“现在才刚刚开始。”科斯塔表示。尽管许多西方基金仍在犹豫是否已错过入场时机,但他认为,黄金“理应达到目前价格的数倍水平”,从长期来看,仍有显著上涨空间。

他进一步指出,相对于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程度,“目前的上涨趋势其实还远未充分体现”。

科斯塔强调,黄金交易量的上升正是“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反映,并补充道,很难想象金价会再次回到每盎司2500美元左右的时代——因为如今各国央行已经明确表达了增持黄金的意愿,“各国似乎正展开一场增持竞赛,以增强其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GraniteShares创始人兼CEO威尔·林德(Will Rhind)表示,在这轮黄金牛市中,“许多初次接触黄金的投资者对黄金市场的了解远不如其他资产类别”。因此,大多数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SPDR黄金信托ETF——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投资工具。

本轮牛市的驱动因素

林德指出,以往的黄金牛市也曾伴随交易量和需求上升,但这次可能有所不同——目前市场并未出现明显的“危机信号”。

但他认为,黄金或许正在预示一种新型危机:“全球政府债务水平已达到不可持续的高位,而唯一的解决方式,可能是货币贬值和/或通货膨胀。”

美国黄金交易所的塞缪尔森表示,近期媒体才开始将金价上涨归因于“贬值交易”,并试图寻找相关解释。他指出,美元贬值的根源在于美国政府的财政失衡,包括巨额赤字、两万亿美元的债务积累以及长期收支失衡。

但他强调,将金价上涨完全归因于“贬值交易”并不准确:“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牛市,由实物黄金购买推动——自黄金退出货币体系以来,我们从未见过如此强劲的实物买盘。

他补充说:“持续的通胀正在削弱实际购买力,且短期内看不到缓解迹象。这场贵金属上涨趋势让更多人意识到,相比已经贬值的法定货币,黄金和白银在保值方面更具优势。”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金十数据,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指股网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指股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