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官方数据供应中断,这已经开始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决策者产生影响。对于这些国家而言,了解全球最大经济体的运行情况,是评估本国货币走势、贸易状况及通胀前景的关键依据。
换句话说,美国发生的事,其影响远远超出其国界。多国官员表示,若政府关门持续时间过长,使全球陷入“数据真空”,将使政策制定更加复杂,并在各国已面临调整全球贸易格局的背景下,提升决策失误的可能性。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10月3日的记者会上表示,“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我们希望尽快得到解决,”当时他正谈及央行在决定何时重启加息路径时所面临的挑战。
一位不愿具名的日本政策制定者则表达得更为直接:“这简直荒唐可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直强调政策依赖数据,但现在却无数据可用。”
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曼恩表示,围绕美国数据缺失及美联储独立性的问题,不像贸易政策调整那样直接影响英国央行的政策讨论,因为后者直接关系到价格和出口前景等关键因素。
但她也指出,英镑作为全球主要货币的地位是如何逐步被削弱的,这一过程历时数十年,受到多种因素驱动,她将这些因素称为“逐渐蚕食英镑地位的‘蛀虫’”。
曼恩表示,可能削弱美元主导地位或削弱美联储独立性的政策变化“是我们关注的议题,但并非当务之急。”
本周,全球财政与经济高层齐聚华盛顿,参加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度会议。在世界正面临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紧张、暴力频发以及气候变化等长期挑战的背景下,会议的讨论焦点或将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全球政策、其执政表现,以及目前这个占全球GDP近四分之一、规模达30万亿美元经济体的数据供应突然中断所主导。
政府停摆随时可能结束,数据供应也可能恢复。但这一事件仍是围绕美国治理机制与数据可信度更深层次问题的一个缩影,包括特朗普试图对美联储施加新影响的尝试,以及因不满某份就业报告而解雇劳工统计局负责人的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此举列为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下行风险”之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周二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日益加剧的对政策机构的政治干预……可能会削弱公众对这些机构履行职责能力的信任。对负责数据收集与发布的专业机构施加压力,也可能削弱公众和市场对官方统计数据的信任,从而显著提高央行和政策制定者制定决策的难度……如果政治干预导致数据质量、可靠性或时效性受损,这也增加了政策误判的可能性。”
决策失误的风险正在上升
并非所有数据都已中断。美联储作为一个自筹资金的机构,不受政府停摆影响,仍在继续对其广泛的经济联系网络进行调查,而私人机构也提供了替代性数据来源,政策制定者已逐渐学会将这些信息整合为可用但不完美的替代指标,至少在短期分析中如此。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前英国央行官员Adam Posen表示:“美国的月度经济数据虽然广受关注,但对其他央行而言从来不是决定性因素。”
但Posen也指出,政府关门以及劳工统计局内部的动荡‘加剧了外界对美国治理能力和可靠性方面的担忧……这非常重要。它最终将影响到储备管理与货币决策,并带来此前未曾出现的波动性前景。”
如果说今年春季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会议主要聚焦于特朗普提高关税及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那么当前的关注点则转向企业、国家和消费者如何适应这一新的现实。
简而言之:至少到9月份为止,情况没有最初预期的那么糟糕,但仍在调整之中。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的更新,该组织发现“政策变化对经济前景产生了显著但并非灾难性的影响。”在4月将全球增长预期下调至2.8%后,IMF在周二发布的最新预测中将预期上调至3.2%。
然而,随着覆盖全球近四分之一经济产出的数据流出现重大空缺,政府停摆时间越长,前景就越模糊。
“当然,仍有许多信息可用,政策制定者也在积极收集关于美国的微观数据和非正式证据,”欧亚集团全球宏观主管Robert Kahn表示。“但如何将这些信息有效整合,以及市场将如何反应,仍是关键的未知数。随着时间推移,不确定性不断积累,犯错的风险也随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