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数月以来持续协助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实施远程打击,官员表示此举意在通过联合行动削弱普京的经济基础,促使其重返谈判桌。
多位了解行动细节的美乌官员透露,美国向基辅提供关键情报,使乌军能够打击包括后方炼油厂在内的俄重要能源设施。自今年夏季以来,这种此前未被公开的支持不断强化,成为乌克兰实施远程打击的重要保障,而此类行动在拜登政府早期曾被劝阻。乌克兰的袭击推高了俄罗斯能源成本,并迫使其削减柴油出口、转而依赖燃料进口。
情报共享成为美国加大对乌支持力度的新信号,尤其在特朗普对俄态度日益强硬的背景下。这一转变始于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七月份的一次通话,当时他询问若华盛顿提供远程武器,乌克兰是否能对莫斯科实施打击。
两名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曾表示支持一项旨在“让俄方付出代价”并促使克里姆林宫谈判的策略。对此,白宫回应称特朗普只是提问,并未鼓励进一步冲突。
知情美官员表示,美国提供的情报协助乌克兰规划飞行路线、高度、时间及任务决策,使远程无人机得以绕过俄防空系统。
三名参与行动的人士表示,美国深度介入了整个策划过程。一名美国官员称,乌方自主选择远程打击目标,美方则提供目标弱点情报。
但也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为乌克兰设定了优先打击目标。其中一人将乌军无人机部队形容为华盛顿削弱俄经济、推动普京谈判的“战略工具”。
自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峰会上热情接待普京却未取得预期成果后,他对俄态度明显转变。知情人士指出,这是促使特朗普支持更激进行动的原因之一。
华盛顿长期向基辅提供情报,协助打击俄占乌领土上的军事目标,并预警俄导弹与无人机袭击。在朝鲜向俄乌边境派遣部队后,拜登政府曾批准使用“海马斯”和“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打击俄边境地区。但美国并未承认直接参与对俄能源设施的打击。
美国政府始终对可能引发冲突升级、导致直接卷入与俄对抗的行动保持谨慎。
特朗普政府当前日益增强的支持力度,与其第一任期初期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他曾暂停对乌情报共享和军援,以施压其与莫斯科谈判。
泽连斯基上周三在基辅记者会上未透露美国情报在乌军打击俄纵深目标中的具体作用,但他强调乌克兰“正与美国情报机构合作,主要是出于自卫需要”,并提及西方提供的“爱国者”、“纳斯姆斯”和“鸢尾-T”防空系统。
他表示,乌克兰近期纵深打击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无人机技术的提升与产量的增长,使乌军能同时发动更多攻击。“我们的无人机、无人机导弹及其他导弹正变得更强、更灵活、产量更高。”他说。
多数纵深打击由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及武装部队的无人系统单位执行,但其他情报和军事单位也参与其中。泽连斯基称,乌军“火力点”和“利乌蒂”远程无人机在蜂群攻击中表现突出,有时一次出动多达300架。此外,乌军近期还向俄境内发射了国产“海王星”和“火烈鸟”导弹。
上周六,乌克兰国安局称其精锐“阿尔法”部队使用远程无人机成功袭击了距乌约1400公里的乌法市“巴什基尔-UNPZ”炼油厂。该厂是俄最大炼油厂之一,负责为俄军提供燃料与润滑油。这也是一个月内对俄巴什科尔托斯坦地区能源设施的第三次打击。
乌国安局对《金融时报》表示,其“远程打击旨在削弱敌方军事潜力——包括经济支撑能力”,并补充称基辅将扩大对俄境内目标的打击范围与频率。
一名白宫官员表示,这场冲突“在特朗普任内本不会发生”,他一直“试图阻止局势恶化”。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和国防部未予置评。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本月早些时候称,美国和北约“定期”向乌克兰提供情报用于打击俄能源目标是“显而易见的”。
当地时间周日晚间,特朗普向媒体表示,若普京仍不妥协,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
“我可能会说,‘听着:如果这场冲突仍无解决,我就要给他们战斧导弹了’,”特朗普说,“‘战斧’是一种极为强大、极具攻击性的武器。老实说,俄罗斯不需要它。”泽连斯基上周三表示正在评估“战斧”选项,称其“将增强乌克兰战力,并让俄方清醒一点”。
四位熟悉乌克兰纵深打击无人机行动的人士表示,在七月通话后不久,美方开始向基辅提供前所未有的详细情报,这些信息帮助乌军更好地绘制俄防空系统图并规划打击路径。
乌克兰对支撑俄军事行动的油气设施和管道的打击强度在八月和九月显著上升。袭击造成的破坏迫使莫斯科削减柴油出口,并开始依赖燃料进口。
研究机构Energy Aspects数据显示,俄全国38家炼油厂中至少有16家遭到袭击,其中一些多次受损,每日超过100万桶的炼油能力受到影响。
经英国《金融时报》与独立分析师核实的俄社交媒体视频显示,多处大型油气设施发生火灾。泽连斯基上周三称,莫斯科已开始进口汽油,并限制燃料出口。他还表示,由于乌军打击,俄方可能已损失高达五分之一的燃料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