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详情
图标图标

美联储“应急资金池”突现巨额提款,流动性拐点已至?

金银汇金银汇
关注
2025-10-16 11:00:51
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的银行周三通过美联储常设回购工具(SRF)借款65亿美元,同时回购利率出现上涨,这表明为满足本周大额美债净结算的需求,资金正趋于紧张。此次单日借款规模创下新...

美联储最新披露,美国银行于周三通过常设回购协议(SRF)从美联储借款65亿美元,与此同时回购利率也出现上扬,这反映出为应对本周美债结算金额较大的情况,市场资金正逐步趋紧。

此次单日借款规模创下了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非季度末阶段的最高水平。分析人士指出,多方面迹象显示金融体系正由“流动性充裕”阶段逐步向“流动性收紧”阶段过渡,下一轮资金紧张可能比预想中更早到来。

SRF工具作为应对潜在资金缺口的后备流动性来源,于2021年7月推出,旨在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该机制每日提供两次隔夜现金贷款,接受美国国债等合格抵押品进行交换。

据Curvature Securities数据,以国债或其它债务证券为抵押品的短期融资成本——通用抵押品(GC)回购利率,周三一度升至4.36%,最终收于4.12%。周二GC利率则从上周五的4.20%上升至4.32%的高点。

交易员指出,当前回购利率的上升显得较为反常,因为这并非月末或季末等特殊时段——通常在这些时期,由于银行需为财务报表调整承担更高资产负债表成本而减少中介活动,回购利率才会显著上升。

这进一步表明流动性正在持续收紧。虽然尚未达到警报级别,但如果SRF被频繁使用,美联储应引起足够重视,”道明证券驻纽约的美国利率策略师詹·内夫鲁齐(Jan Nevruzi)表示。

他补充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释放信号,表明量化紧缩政策“可能即将结束”,这强化了最早在10月会议上宣布结束该政策的预期。

鲍威尔周二表示,美联储长期推行的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量化紧缩政策可能已接近尾声。

一些迹象开始显示流动性环境正在逐步收紧,包括整体回购利率的上升以及在特定日期出现的短暂但明显的压力,”鲍威尔在费城全美商业经济协会会议上表示。

分析人士还指出,目前市场面临大量待结算的国债支付义务。Wrightson ICAP的国债融资流量数据显示,周三有400亿美元国债及息票待支付,周四还将有230亿美元待结算。

近期美国财政部持续大量发行短期债券,过去几周的发行量达到历史高位,此举旨在减少长期债务融资并压低相关期限的收益率。每当新国债发行时,交易商、银行及货币市场基金等投资者需在结算日向财政部支付现金。这笔支付将消耗私营部门的准备金和现金,并转移至财政部在美联储的财政一般账户。准备金减少导致回购市场的借贷成本上升,从而推高利率。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准备金稀缺,银行融资体系将承受压力,回购市场可能出现功能紊乱,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2019年9月因流动性骤然收紧引发的回购市场危机即为前车之鉴。彼时美联储刚刚降息不久,更关键的信号是:美联储系统中的银行准备金总额首次跌破3万亿美元大关。该数值被多位美联储官员视为“充裕准备金”与“紧张准备金”的分界线。

历史数据显示,除季度末“资产负债表调整”时期外,SRF在其他时间段几乎从未被使用。但此次操作打破了以往模式,表明市场真实的流动性状况正在发生变化。

另一个流动性压力源来自美联储另一项关键工具——逆回购工具(RRP)。该工具原本为吸收疫情期间过剩资金而设,其余额在2022年底曾达到2.5万亿美元的高点。但此后持续下降,本周已降至仅35亿美元,创下2021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

这不仅是技术指标的变动,更意味着美债融资的“被动资金池”正在枯竭。过去两年充裕的逆回购环境让美国财政部可以持续发行国库券(短期国债)而不会冲击市场。如今随着逆回购“资金池见底”,财政发债的融资压力将再次转向银行和资金市场。

面对当前局势,美联储似乎已开始软化立场,暗示可能提前结束缩表。

但问题在于,停止缩表可能并不足够。当前的流动性压力或许将迫使美联储不仅要暂停紧缩,还需重新启动“流动性注入”机制——包括量化宽松(QE)和回购工具。

尽管周三早间流动性操作显得紧张,但在当天下午1:30至1:45的美联储第二轮SRF拍卖中未出现报价,这被视为缓释信号,表明早间临时的流动性需求可能已得到满足,市场尚未陷入持续性危机。

但观察人士警告,能否真正视为“安全”还需观察未来几天SRF与SOFR指标是否持续回落。若此类流动性需求持续或进一步扩大,市场将进入倒计时,迫使美联储加速重启流动性工具。

目前市场焦点集中在SOFR的后续走势上。若隔夜利率与官方政策利率的利差持续扩大,则表明市场正在形成自我强化的“资金短缺循环”。如果这些指标继续恶化,美联储或将被迫在FOMC会议前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金十数据,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指股网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指股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