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涉及1310亿美元市值的山寨币暴跌引发了交易员对市场长期影响的担忧。
上周,山寨币市场以投机者熟悉的模式崩盘——但投资者未必会再次入场。这次下跌不仅冲击了比特币价格,还重创了整个投机性代币生态体系——这些代币曾凭借流行的迷因币、知名品牌的背书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盲目追随,吸引大量散户入场。
在上周五关税争端加剧后,比特币价格下跌了13%。然而,小型代币遭受的打击更为严重,其中不少币种跌幅一度超过80%。根据CoinMarketCap数据,今年早些时候由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广的特朗普迷因币在上周五下跌了37%。与特朗普家族有关联的世界自由金融公司(World Liberty Financial Inc.)发行的WLFI代币也出现了类似跌幅。
根据10x Research的统计,此次市值蒸发的3800亿美元中,有1310亿美元来自山寨币板块——这个市场主要依赖流动性不足、投机性故事和短线交易者的推动。
这次暴跌引发了市场对山寨币未来可持续性的质疑。交易员和做市商注意到,这些代币背后的基础支撑正在瓦解,买方力量减弱,风险厌恶情绪上升。如此迅速且剧烈的下跌,可能意味着那个可以无理由暴涨十倍的时代已彻底终结。
正如Arca的研究人员所指出的,普通观察者或许没有察觉到这场动荡。但“如果你是一个深度参与链上交易的加密投资者,那么你所经历的就是一场市场末日。”
山寨币通常指比特币和以太坊以外的大部分加密资产。其中包括与社交媒体热点挂钩的迷因币,例如柴犬币、佩佩币,甚至还有以真实动物命名的Moo Deng河马币。
这类代币在上周五至周六凌晨遭遇重创。抛售潮始于全球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但山寨币因其固有的脆弱性而跌势更甚。许多币种流动性差,缺乏稳定的买方支撑,价格高度依赖少数大额交易者维持。当市场压力加大时,这些支撑力量往往撤出,导致价格剧烈波动。由于缺乏基本面支撑和持续的需求,价格发现机制极易失灵。
尽管交易量远低于比特币和以太坊,山寨币仍占据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比特币在加密总市值中的占比已从7月的近65%降至目前的58.5%。
这一变化具有标志性意义。比特币主导地位的下降往往预示着行业即将面临重大回调——例如从2019年的70%跌至2022年底的38%,随后资金回流至更主流资产,主导地位回升。
目前市场预期类似情况可能再次出现,小众代币或将面临长期低迷。这不仅是因为大量投资者在本轮下跌中损失惨重,更因为在暴跌发生前,已有极少代币展现出真正的盈利能力。
AirdropAlert.com的运营者、交易员莫滕·克里斯滕森(Morten Christensen)表示:“山寨币的确可能涨得更多,但它们也可能在一天内下跌50%,或一周内暴跌90%。在这个周期接近尾声、风险持续上升的背景下,我不会拿自己的投资组合去冒险。”
根据CoinMarketCap数据,特朗普迷因币自1月推出以来已下跌近78%,其中大部分跌幅发生在本次崩盘前。世界第五大代币XRP的价格已回落至年初水平。而与币安相关的币安币(BNB),则是今年少数实现上涨的代币之一,累计涨幅达81%。
Needham & Co.分析师约翰·托达罗(John Todaro)指出:“这些资产承担了更高的风险,正如我们上周末所见,但回报却远不及主流加密资产、股票或黄金。”
考虑到日内交易者群体的普遍亏损,Wintermute首席执行官叶夫根尼·加沃伊(Evgeny Gaevoy)直言:“山寨币市场将不可避免地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