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稳定币发行机构Paxos近日披露,该公司于周三在系统操作中不慎铸造了300万亿美元与PayPal关联公司挂钩的PYUSD稳定币,并在数分钟内迅速销毁了这些异常生成的代币。
“美东时间下午3点12分,Paxos在执行内部转账过程中出现了超额铸造PYUSD的情况。我们迅速识别到该异常并及时销毁了多余代币。此为内部技术问题,不涉及安全漏洞,用户资产安全未受影响。目前相关问题已修复……”——Paxos(@Paxos)2025年10月15日
该笔交易记录已在以太坊区块链主流浏览器Etherscan上公开,用户可通过该平台查看完整的链上数据。Paxos方面已引导公众查阅其在X平台发布的官方声明。PayPal发言人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在加密资产行业,类似“操作失误”并非首次发生。多数情况下,如误将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发送至错误地址,通常无法撤销。然而,稳定币发行方对链上交易具备更强的干预能力,历史上也曾协助执法机构追回失窃资金。
“Paxos刚刚在以太坊链上生成了相当于全球债务总量的金额。”——Arkham(@arkham)2025年10月15日
此次异常交易的规模远超传统外汇市场以及整个加密资产生态的日常波动。当前全球流通中的美元总额约为2.4万亿美元。市值最大的稳定币Tether(USDT)当前市值为1806亿美元,加密市场整体市值约为3.8万亿美元。
若此类事件发生在传统金融体系中,极可能引发市场剧烈波动、监管紧急干预甚至国会调查。但在加密世界中,这一切仅在链上悄然发生,被链上数据追踪者发现后迅速修正。没有资金被转移,也未造成用户损失。
尽管如此,该事件仍揭示了稳定币发行方所拥有的潜在权力——它们在本质上如同可编程的中央银行,能够随时创造或销毁巨额的数字美元。
区块链技术因其透明性常受赞誉,但在类似事件中更像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开放地带——实时可见性与突发风险并存。真正防止风险扩大的,不是人为的审慎操作,而是代码层面的约束或链上观察者的警觉。这使得“技术失误”成为加密生态中反复出现的次要剧情,其后果可能涉及品牌声誉受损或监管机构介入。
此类事件并非首次出现。例如2019年,稳定币巨头Tether曾错误铸造50亿美元USDT,并迅速销毁。在加密行业,误操作曾导致用户资产损失数百万美元,且通常难以追回。
但像PYUSD这样的稳定币处于一种特殊状态:它们既依托于区块链技术,又受到发行方控制;既接受监管审查,又由代码逻辑主导。这些货币本质上是可编程负债——它们能因几行代码瞬间消失,也能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生成。
PayPal将PYUSD视为美元支持的创新尝试,旨在通过上市公司信誉提升加密资产的交易效率。但此次事件也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敲响警钟:对稳定币的信任不仅依赖于其储备资产,更应关注其操作流程的规范性与代码执行的精确性——特别是在这些代码能够在极短时间内生成远超全球货币总量的财富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