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间,理想汽车披露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和中期业绩公告,其中,二季度业绩表现尤为亮眼,在营收和交付量方面均创下历史新高,实现营收286.5亿元,同比增长228.1%;汽车交付量为86533辆,同比增长201.6%;车辆销售收入为279.7亿元,同比增长229.7%。
理想汽车CFO李铁表示,二季度的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也创下了历史记录。报告期内,理想汽车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3.1亿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9.34亿元环比增长了147.4%,而2022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净利润还处于亏损状态,为-6.41亿元。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96.2亿元,同比增长112.97%,环比增长43.6%。
此外,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的毛利率达到了21.8%,车辆毛利率为21.0%。
财报显示,理想汽车在第二季度的研发投入为24.3亿元,同比增长58.4%,环比增加31%,公司表示,研发费用的增加主要原因是雇员数量的增加导致雇员薪酬的增加以及支持公司扩展产品组合和技术的费用增加。按照规划,理想汽车的整体研发费用率将继续稳定在10%左右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已经连续3个季度实现盈利,是继比亚迪和特斯拉之后,第三家能够连续保持季度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并且有望在今年首次实现年度扭亏为盈。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在2020-2022年分别净亏损1.51亿元、3.21亿元和20.32亿元,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的净利润就达到了32.44亿元,超过了前三年的累计亏损总额。
同时,理想汽车也给出了2023年第三季度的相关目标,预计车辆交付量为10万辆-10.3万辆,同比增长227.0%-288.3%;预计收入总额为人民币323.3亿元-人民币333亿元,同比增长246.0%-256.4%。
相较于今年第二季度所实现的成绩,第三季度的交付量目标相对保守,数据显示,理想7月份已经实现3.41万辆的交付量,按照交付目标计算,在接下来2个月内,理想汽车仅需每月实现3.3万辆-3.45万辆销量,即可达到销售目标,月均预期交付量甚至低于7月份水平。对此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所提出的交付预期,已经是理想汽车的产能极限。
而在二季度业绩如此优异的情况下,理想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太好,港股开盘跌超8%。市场人士猜测,是由于理想汽车三季度交付量不及预期,触发了市场情绪,引起股价下跌。
不过,今年以来,港股理想汽车的涨幅已翻一倍,从最低点77港元/股到目前的166港元/股。
文章来源老虎财经由指股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