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周五),中东地区突发摩擦,市场避险情绪骤然升温,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再度成为资金“避风港”。
6月16日(本周一)亚市早盘,现货黄金延续涨势,盘中一度触及3450美元/盎司,刷新近两个月新高。这场由地缘风险驱动的黄金行情,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正将金价推向更高台阶。
上周黄金狂揽近4%涨幅,避险需求成核心推手
上周黄金市场表现堪称惊艳,周线涨幅高达3.6%,现货黄金单周累计上涨超120美元,周五单日涨幅便达1.35%,日线录得三连阳,最终收报3432.45美元/盎司。这一轮上涨的直接导火索,是中东某地区大国遭遇突袭,引发市场对区域局势升级的担忧。投资者纷纷涌入黄金市场,推动金价快速攀升。
与此同时,美国通胀数据疲软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通胀压力缓解为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而黄金作为无息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更具吸引力。本周即将公布的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和美联储利率决议,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华尔街分析师普遍看涨本周金价,但普通投资者因利率决议的不确定性而保持谨慎。
中东局势持续发酵,避险资产再受追捧
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是本轮黄金上涨的核心驱动力。上周五的突袭事件被视为可能引发长期行动的开端,目标直指该地区大国的关键设施,甚至包括军事指挥官。尽管具体细节尚未完全公开,但市场已迅速作出反应——避险情绪急剧升温,黄金与原油价格同步上涨。
回顾历史,地缘冲突往往会在短期内推高金价。例如,去年4月某地区冲突升级时,金价和油价均出现飙升,但随后因局势缓和而回落。当前市场普遍认为,若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金价有望突破4月创下的3509美元/盎司高点;反之,若相关方展开谈判,金价可能维持高位震荡,难以突破历史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在避险需求激增的同时,也在调整投资组合。交易员削减了白银、铂金和钯金的多头头寸,转而增持黄金。这一操作既可能是为了锁定利润,也可能是为了在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增加黄金这一核心避险资产的配置。
降息预期升温,机构看涨金价至4000美元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是影响黄金市场的另一关键因素。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6月17日至18日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但投资者将密切关注美联储对未来降息路径的指引。近期美联储官员的表态显示,在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倾向于保持观望态度。
安永博智隆首席经济学家Gregory Daco指出,美联储可能将2025年的降息次数预测为两次,整体基调将偏向“谨慎耐心”。然而,花旗经济学家则更为乐观,认为需求减弱将推动通胀进一步下行,失业率上升将迫使美联储以快于预期的速度降息,甚至可能从9月开始连续降息。
机构对黄金的长期前景同样充满信心。高盛重申其预测,认为央行持续强劲的购金需求将推动金价在2025年底升至3700美元/盎司,2026年中期突破4000美元/盎司。美银则预计未来12个月金价将上涨至4000美元/盎司。这些预测的背后,是央行购金、美元地位弱化以及全球投资者对黄金配置需求的增加。
黄金短期波动 难改长期趋势
从长期来看,黄金的上涨动力不仅来自地缘风险和降息预期,更源于全球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近年来,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已降至50%以下,而亚洲国家仍在持续增加黄金储备。与此同时,中国投资者对黄金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北美投资者也因美国经济前景转弱和美元走弱而转向黄金。
黄金的长期牛市基础正在不断夯实。一方面,央行购金需求为金价提供了坚实支撑;另一方面,全球投资者对资产多元化的需求日益迫切,黄金作为非信用货币资产,在美元武器化背景下更具吸引力。尽管短期内金价可能因市场情绪或数据波动而出现回调,但长期上涨趋势难以逆转。
温馨提示:文章仅供参考;内容发布获可:「天誉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