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鲍威尔讲话:强调灵活性,暗示“降息非远”
本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公开发言,再度成为市场焦点。他以温和的语调谈及货币政策与经济前景,语气虽平淡,却暗藏关键信号——“降息通道已经开启,只是节奏仍需审慎”。
鲍威尔在讲话中回顾了疫情期间美联储的政策操作,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扩张对稳定金融体系的关键作用。他表示,虽然部分经济数据因政府部门停摆而延迟公布,但总体来看,美就业与通胀前景自9月以来变化不大。
值得关注的是,鲍威尔并未提及“继续加息”的必要,反而多次强调“依据数据、逐次会议决策”的策略。这种措辞被市场普遍解读为“鸽派转向”的确认信号。他指出,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调整将以风险平衡为出发点,不再遵循“预设路径”,而是根据实际经济表现灵活应对。换句话说,降息仍在路上,只待数据确认“通胀已稳”。
此外,鲍威尔还提到,尽管政府停摆一度中断了官方统计,但民间和私人部门的数据仍足以支撑政策判断。他特别点名即将公布的9月CPI数据将成为本月政策会议的重要参考。市场因此预计,在10月底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极可能再次小幅下调利率。
二、理事鲍曼:年底前或再降息两次,态度转鸽
如果说鲍威尔的言论还留有“余地”,那么理事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的表态就更加直白。她在近日的华盛顿会议上公开表示,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最后两次会议中各降息一次,并强调自己“坚定支持货币宽松的继续推进”。
要知道,就在数月前,鲍曼还属于偏鹰派阵营。她曾在7月会议上投下反对票,主张立即启动降息,而非继续观望。如今,她不仅明确支持9月降息的决策,更直言“劳动力市场放缓、通胀回落的趋势已经足够明确,美联储应继续行动”。这番言论,意味着内部的“分歧”正在收敛——从此前的谨慎观望,逐渐转向一致的温和立场。
鲍曼同时指出,美劳动力市场虽仍具韧性,但增长动能正在减弱;通胀水平虽高于目标,但下行趋势已显。她认为,只要数据延续当前方向,年内降息两次是“合理且必要”的安排。更值得注意的是,她提到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并不会引发持续性通胀,风险反而正向就业市场倾斜。这意味着,美联储的关注焦点正从“抑制通胀”逐步转向“保就业”。
在鲍曼发表讲话后,市场迅速反应——短端利率期货定价显示,投资者几乎完全消化了年底前“双降息”的预期。美元继续承压下行,贵金属与美股同步走强。
三、波士顿联储柯林斯:强调“再宽松一次”合理
与鲍威尔、鲍曼相比,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柯林斯(Susan Collins)的讲话更具“政策指向性”。作为今年FOMC有投票权的委员,她的表态被视为“风向标”。
柯林斯在波士顿一次经济论坛上表示,美联储**应在年内继续下调利率,以防止劳动力市场出现更明显的疲软。**她指出,虽然通胀风险正在缓解,但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正在上升,保持货币环境适度宽松是“审慎且必要的举措”。她的关键表态有三层含义:
1️⃣ 继续降息是可行选项;
2️⃣ 即使再宽松一次,政策仍处于“略偏紧”的状态;
3️⃣ 保持利率稳定将成为下一阶段的主旋律。
柯林斯强调,“再降25个基点或许是合适的选择”,但同时提醒不要过度前瞻,“当前更重要的是维持政策的灵活性”。这番表态被视为对鲍威尔“逐次会议评估”的呼应,也强化了“年内至少再降一次息”的市场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她在讲话中多次提及就业面临的挑战。柯林斯表示,目前招聘放缓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源于劳动力需求下降,也可能因移民减少导致供给不足。她预估,要维持失业率稳定,美国每月新增就业人数或降至4万左右,远低于疫情前的8万。这也解释了为何她更倾向于支持宽松政策:“在通胀风险缓解的当下,就业问题才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焦点。”
四、“三声合一”:美联储内部“基调转向”已成共识
从鲍威尔的“灵活降息论”,到鲍曼的“双降息预测”,再到柯林斯的“宽松合理论”,美联储三位高层几乎在同一时段内发出相同信号——政策重心正在从抗通胀转向稳就业与经济增长。这一罕见的“鸽派共振”,让市场几乎笃定,美联储将在10月底的会议上再度降息25个基点。
事实上,这种转向并非仓促决定。随着通胀数据连续数月回落、企业招聘速度放缓、制造业信心疲弱,美联储必须在“紧缩过度”和“放松太早”之间做出取舍。而当前的策略显然偏向“先松一步”。在一系列鸽派表态的共同推动下,投资者的“降息预期交易”再度升温,全球市场的风险情绪也出现明显修复。
天誉国际「豪送2000美元赠金」福利火热进行中,助力投资者把握黄金行情。
温馨提示: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更多黄金投资知识,欢迎前往主页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