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分化”,绿城看准确定性,精准布局。
8月一开局,绿城便在其战略核心城市落下四子:8月1日,以底价34.69亿元收录杭州萧山市北单元一宗宅地;8月1-2日,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夺得上海3宗优质地块,总价139.16亿元。
至此,今年以来,绿城已累计获得26宗地块,新增土储262万㎡,货值高达953亿元。
纵观全国楼市,分化现象愈发明显,不少企业暂停拿地,放缓投资,而绿城果敢决策的背后,也凝聚着对自身实力的信心和对行业持续看好的预期。
分化加剧,优质土储获机构认可
关于分化,三年前,绿城中国就前瞻的预判了来自市场、产品、企业和资源的四个分化,并在董事会主席张亚东的带领前置布局,成功让自己处于各种分化向好的一侧。
随着近期重要会议定调行业新形势后,克而瑞预测,短期内核心一二线城市政策宽松可期,相对而言,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因调控已“应放尽放”,再松绑余量不足。
也就是说,2023年城市之间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得益于精准的投资策略,绿城近年来持续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2023年更是强化“收敛聚焦”,确保了整体投的资安全性。
昨日,汇丰国际发布对绿城中国的研报认为“绿城中国庞大的资源储备以及成功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使其处于有利地位。随着政策重心向一线城市的转移,绿城将受益于这一积极趋势。”因而,汇丰对绿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维持“买入”评级,提升目标价为16港元。
汇丰认为,在上海成功拿地对绿城而言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公司对市场仍充满信心,且自身现金流依旧充裕。
据了解,此次绿城通过摇号竞得的三宗地块均为本轮上海土拍中的热门地块。具体来看,梅陇春申地块,在15进1的概率下成功摇中;嘉定南翔地块,在17家进1的概率下脱颖而出;青浦徐泾地块,更是在19进1的概率下,被幸运女神再次眷顾。
汇丰认为三宗地的受欢迎程度表明了它们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潜在盈利能力,也意味着更高的销售可见度。同时,汇丰预判,基于绿城的典型项目进度,相关项目将在年内启动第一轮销售,为公司2023年的销售增长夯实基础。
精准投资,看准确定性
楼市分化愈演愈烈下的这几年,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成为开发商投资拓展的首选,在摇号规则下,拿地全凭运气。
而在8月之前,绿城的运气并不是很好,拿地数量不及预期,但却也在有限的布局中,做到了“投一成一,叫好又叫座”。
7月底,中金公司在对绿城中国的研报中分析,今年上半年,绿城中国总口径销售额同比增长 16%至982 亿元,权益口径销售额增幅达40%、至 633亿元,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对应销售权益比例较2022年提升6ppt至64%。
销售端的权益金额提升,已经可以看出绿城在拿地端权益比的上升。
中金介绍,上半年绿城共获取 19 幅土地、对应权益土地款约 250 亿元,权益口径拿地强度为 39%、高于大多数同业,估计新拿地权益比近 80%,对应总口径货值 550-600亿元,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 9成。中金预测绿城新拿地净利率约为 8%,有望提振未来销售、结转利润率。
据了解,绿城的投资标的是核心城市中的核心板块,并坚持实施“狙击式”精准投资策略,要做的是精准拿地,保证成功性。
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对市场进行准确的洞察和把握,旨在投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回报,避免投资失误。
这也意味着针对市场中最具潜力和回报的项目,集中资源进行投资,力求取得最佳效果,有助于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找到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机会。
在分化的市场环境中,绿城敢于锚定投资战略,积极扩储,除了看准了城市、地块价值可能性,也离不开对自身产品力的信心。
据了解,自从定下“Top10中的品质标杆”这一战略目标后,绿城围绕着产品和客户,要求前置创新、加大客研力度,集全集团之力营造让客户满意、受市场欢迎的好房子。且已经落地输出了如中央车站、春知学堂、归家动线“139”体系等一系列创新研发成果,获得市场一致好评。
伴随潜在政策助力下高能级城市景气度回升,相信绿城的产品将释放真正的溢价,正如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所言:作为重仓一二线城市的混合所有制房企,绿城将迎来估值回归。
文章来源老虎财经由指股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