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首次提出BTC的概念时,詹姆斯·A·唐纳德(James A.Donald)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理解你的想法,但这一系统似乎无法达到设想中的规模。”十年后,可扩展性问题仍然是BTC及其他加密货币系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比特币(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扩展性有限到底意味着什么?自BTC诞生以来,它每秒只能处理7笔左右的交易。虽然在一开始这个速度就可以了,但后来随着BTC网络交易量的增加,这个速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BTC系统开始出现了拥堵。交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处理,而且交易手续费也很高。BTC要想取代现在的支付方式,它就需要有自己的竞争力。但现在来看,其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多年来,BTC社区就如何提高BTC的可扩展性提出了各种建议,但最终仍未达成一致意见,这就导致了目前像BCH这样的分叉币的出现。但眼下经过技术团队的不懈努力,一种可能有效的拟议解决方案出现。它被称为闪电网络。
什么是闪电网络?我们知道,发电报曾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远程通信方式。但要发电报,你必须先拟好电报稿,再把电报稿译成密码,报务员会将翻译好的电文密码发射出去,对方报务员抄收后再将密码翻译成电文。这样,一份电报就发好了。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人参与,而你必须为他们的劳动支付相应的报酬。这个过程跟BTC交易的过程很相似,在这个例子中,闪电网络就好比是实现了快速拨号这一功能。
闪电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闪电网络是如何工作的?假设有甲跟乙两个人。他们需要经常给对方寄钱,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手续费将钱寄给对方呢?于是,他们在闪电网络上建立了一个通道。首先,设置一个多重签名钱包,这个钱包他们都可以用各自的私钥访问。然后,他们都往钱包里存入一定数量的BTC。然后将钱包地址保存到公共BTC区块链中,包括资产负债表(智能合约),证明该BTC存款的多少属于谁。在此支付通道进行一次设置后,这两方就可以进行无限次的交易,而无需触及存储在区块链中的信息。本质上,这些交易是存储在共享钱包中的资金的重新分配。比如,如果甲想要发送一个BTC给乙,那么他需要将这笔钱的所有权转让给他。然后,两人使用自己的私钥为更新后的资产负债表签名。
每当发生争议或支付通道关闭时,双方都可以使用最新的互相签署的资产负债表来支付他们在多信用卡钱包中的份额。如果甲和乙在一次交易之后决定关闭通道,那么甲将获得2个BTC, 乙获得4个BTC。只有在通道关闭后,初始余额和最终余额的信息才会被上传到BTC区块链上。因此,闪电网络的工作方式是允许用户在主链之外进行大量交易,然后将它们单独记录。令人振奋的是,一旦这项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你将不需要去专门建立一个渠道为某人转账。你可以通过任何你已有的通道向他转账。系统会自动匹配到最佳途径。
比特币现金(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正在测试的闪电网络还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特性——跨链原子交换。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无需使用加密货币交换器就可以将任何给定的加密货币与另一种加密货币进行自由兑换的方法。总的来看,闪电网络采用了更合理的支付网络架构,提高了支付效率。交易可以直接地发送给收款人,而不需要向所有人广播。只有当交易双方不诚实时,才需要进入繁琐的流程——链上共识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相当于互联网上各方之间直接沟通所能达到的性能和效率,同时保留BTC区块链的一些安全特性。然而,如果各方想在出现问题时可以随时回归到区块链上并收回资金,那么建立这样一种支付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并且还存在着一些重大风险和局限性。
闪电网络并不是唯一的扩容问题解决方案,在这场扩容竞争中,它也不是必然的领先者,比特币现金(BCH)便是其主要的竞争对手。目前比特币现金的支持者和闪电网络支持者之间的辩论非常激烈。他们中可能会存在一个,也有可能会共存,当然,也可能会出现另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