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0月14日),美元/日元汇率跌至151.919,当前报151.910,跌幅为0.24%。
市场基本面分析
一、当前政策基调:利率不变中的“潜在紧缩”倾向
(一)最新货币政策及核心细节
在10月中旬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以多数票决定连续第五次维持基准利率在0.5%不变,并公布了资产减持计划:每年将出售约3300亿日元的ETF资产和50亿日元的REIT。这一举措被视为货币政策正常化迈出的关键一步——截至2025年3月,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已达到37万亿日元,市场估值则高达70万亿日元,此次减持标志着量化宽松政策进入实质性退出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决策并非全体一致通过:有两位委员提出应将利率上调至0.75%,理由是“2%的通胀目标已基本达成,且通胀风险持续上升”。尽管该提议未获通过,但打破了此前政策决定的“一致性”惯例,被市场视为加息节奏加快的重要信号。
(二)10月加息预期:由“静止”向“触发条件”转变
截至10月14日,市场对日本央行10月加息的概率定价仍低于20%,但与9月相比,预期逻辑已发生明显变化:
关键触发因素:行长植田和男在会后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加息需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服务业通胀持续上升(10月东京CPI显示企业成本传导已有初步迹象),二是确认工资增长达到3%的目标。这与加拿大央行“逐次会议判断”的思路相呼应,但更强调结构性指标的验证。
机构观点分歧加剧:大和证券认为,即便政局不稳,日本央行仍将按原计划推进加息;而三菱日联则指出,美国关税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在10月短观调查结果公布前,加息窗口难以打开。
二、关键变量干扰:政治波动与外部冲击的双重压力
(一)政局“突发事件”影响央行独立性
10月12日,公明党宣布退出与自民党的执政联盟,引发东京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新发行的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升至1.7%,创17年来新高,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触及152.38日元。这一变动直接影响央行政策空间:
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风险:自民党需与在野党谈判组建新政府,可能以“扩大财政支出+保持宽松货币政策”作为交换条件,导致央行独立性受到挑战——高市早苗此前提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已引发市场对其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
政策预期混乱:政局不确定性使企业投资与工资谈判趋于谨慎,若3%的工资增长目标未能实现,将直接延缓加息进程,这与加拿大央行面临的“贸易谈判不确定性”形成跨洋呼应。
(二)外部环境的“双向制约”
美日关税与经济联动:日美已签署新关税协议,日本汽车输美关税确定为15%,但该政策对企业利润和出口数据的影响仍需观察。日本央行测算,若美国进一步扩大关税范围,日本出口增速可能下滑1.2个百分点,GDP增速或将降至0.5%以下,这与加拿大汽车行业面临的关税压力形成镜像效应。
美联储政策传导效应: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10月降息概率达94.6%,若美元大幅贬值引发日元快速升值,将削弱日本出口竞争力,同时抑制进口通胀,这两个效应将直接阻碍日本央行加息进程,与加拿大央行“美联储宽松与自身宽松预期相互抵消”的逻辑形成对比。
美元/日元技术走势分析
美元兑日元在最近交易中呈现日内上涨趋势,短期走势仍维持看涨态势,因其价格位于EMA50上方,继续对市场形成积极压力,尤其是在相对强度指标出现积极信号的情况下,尽管指标已进入超买区域。
支撑位:151.33 151.50 151.61
阻力位:151.89 152.06 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