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日,上海法院对其拼多多卖假苹果一案进行了判决:“商家对其客户进行“假一赔十”的赔偿,金额为23270人民币”。该深圳男子也实属不易,在微博进行坚持维权直播的192天终于看到了彩虹,从这一事件当中,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拼多多售卖假苹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四十九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也就是按照法律规定,商家至少应当做到“假一赔三“。淘宝的”退一赔三“符合最低标准,拼多多的“假一赔十”则是超额达标(这样“激进”的承诺,也可见拼多多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情)。
无论是淘宝还是拼多多,商品不满意要求退货是很容易的,但要落实假一赔N就不简单了,这里面涉及到假货的界定、商品的鉴别、相关机构的公正,通常都需要第三方机构介入,乃至提起诉讼。但需要说的是,这是合法合规的必要流程,总不能消费者说是假货看都不看就给赔。
售假和欺诈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人性问题,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零售都一样面临,电商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是问题的解决者,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每一个商家和每一个消费者都是参与者和解决者,和其他任何社会问题一样,需要整个时代的力量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