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机制,在13年左右开始成为流行词,一说区块链有什么特点,必说共识机制。共识机制源自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方式,到后面演变成DPoS等方式通过特殊节点的投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交易的验证和确认。然后更多的项目,把共识机制放在社区上,让一群人活跃在一个社区里面,就喊成了共识机制,因为共识所以加入一个社区。
区块链(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因利益而汇聚的共识,是真的共识么?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当这个XX币价格很高时,蜂拥而至,“团队勤勤恳恳,好公司,好老板,好产品”等等,都是溢美之词。 跌的时候呢,狗庄,骗子,CX......要多损有多损。
也不乏老牌平台使用发币来凝聚社区成员的,比如天涯。诞生于1999年的天涯社区,一直顶着「全球华人第一社区」的桂冠,天涯社区象征着BBS的最高殿堂,承载了80后一代的青春回忆。然而如今,天涯已远不如从前了,早早的也走上了发币自救的道路。
天涯社区(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十周年纪念日,天涯分Tianya Token(TYT)正式公测。TYT是天涯社区的社区通证,是衡量用户对天涯社区贡献值的数字资产。总量900亿枚,20年发行完毕,每年递减产生。TYT分配由两大部分组成:20%为社区预留,用于社区生态拓展;80%进入奖金池,对优质的原创内容和积极的社区行为进行激励,用户可以通过创作奖励、点赞奖励、行为奖励、节点奖励获得TYT。
从实际结果来看,并没有,单纯的发帖点赞奖励机制吸引了一大批羊毛党「刷分」,反而催生了大量劣质内容,官方为此不得不清理封禁了一批活跃的账号,而这却又引起了社区用户的不满,发币并没有凝聚社区用户,反而是共识破灭。上线交易所后,TYT价格也一路下跌,目前较最高点下跌99%,较发行价下跌82%,这就是币圈众生相。
共识机制(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认为人类天性是趋利避害的,这也符合自然生存法则。既然是一个趋利的群体,那么也就符合以利相交,利尽则散。真正要把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是需要精神思想的,而不是利。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是靠精神思想聚集一批信众。大如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小如家庭氛围。。。这些都算是精神层面较好的例子。
继BTC之后,期待出现一个项目,能真正统一起人们的思想,形成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