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再度成为舆论焦点,相关概念股和虚拟货币大涨也引发了又一轮区块链价值讨论。不过相对于区块链目前的价值,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方面,我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正在积极思考的问题。区块链会围绕央行的数字货币发展,先是货币层面的金融创新,然后是信用体系的金融创新。
区块链(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要实现商业模型的突破,是很难的,本质上区块链可以把一些诸如合同、商业汇票、单个商品之类的东西给数字化,也就是打上一个电子标签,方便以后问责,增加制假造假的心理成本。但是这些应用里,区块链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型,线下的问题还是真实存在的,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区块链最多是将整个流程更加标准化。标准化也有标准化的好处,比如以此设立中心化交易所,拓宽融资渠道。
商业模型(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区块链应用到底应该“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之争,说白了就是创新程度,或者说改革程度之争。“中心化”的应用,是指现在占有优势地位的企业,运用区块链,将一些流程、产品移到线上,提高效率,减少造假。“去中心化”的应用,是指设计一个制衡机制(比特币的“中本聪共识协议”就是个制衡机制),让各方自发维护集体的经济利益,这样商业模式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一个信用背书的中心,买家和卖家直接沟通就好,谁也不会被骗上当。
不过,现在看来只有比特币在纯“去中心化”这条路上算是(暂时)成功的。然而,比特币毕竟很小众,价格波动太大,也基本告别了消费大众。作为一种新奇事物存在,是符合一部分人反抗中心的思想和需求的,但是注定很难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因为人生来就活在社会中,有人的地方就可能存在欺诈,那么也就需要中心的存在,去维护稳定。
比特币(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也并不是说“去中心化”没有用武之地。比特币能火这十年就是明证。不过,交换个“数字”还好,要是交换商品、交换金融资产、交换房产、交换服务,这就要复杂上千倍。所以,“去中心化”应用可以在一些很简单、明确无误的交换中起到作用,复杂的交易是不可能全盘推行“去中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