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CS宏观研究”,作者:崔嵘、蔡尚佑。
核心观点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拜登的财政刺激议案。该议案内容上有所调整,落地规模预计在1.8-1.9万亿美元左右,并大概率于3月中旬正式生效。该法案落地将有利于短期“再通胀预期”的继续演绎。对于市场而言,需警惕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和美股高估值板块调整,短期工业金属和原油仍会相对受益。
正文
美国参议院通过拜登的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议案。北京时间3月6日,美国参议院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审议和讨论,投票正式通过了此前拜登提出的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议案。
该议案内容有所调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居民支票:收紧了个人现金补贴的发放标准。将获得现金补贴的收入门槛由个人/家庭年收入在10万/20万美元以内收紧至年收入8万/16万美元以内。预计现金补贴覆盖人数占比将由93%下降至90%。
2)失业救助:降低了失业金救助的金额。将拜登提议的每周400美元失业救助金降至300美元/周,补助时间仍将维持半年至今年9月。
3)最低工资:删除了将法定联邦最低工资从每小时7.25美元提高至15美元的提议。
4)税收减免:相比之前,新增了居民税收减免额度。从去年开始获得失业救助金10200美元以下的居民可申请税收减免优惠。对于大部分居民而言,这一举措将帮助他们省去一大笔因补贴造成的税收支出。
总体来看,当前参议院通过的议案在内容上有增有减,只是将部分减少的资金用于其他条款,刺激规模上并无明显变化,我们预计此轮总的财政刺激规模在1.8-1.9万亿美元左右,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5万亿美元。
这一轮议案大概率能顺利通过,预计3月中旬正式生效。从流程上来看,此次议案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主要由于民主党使用了“预算调节”的方式,该方式仅要求参众两院简单多数通过即可,而民主党目前在国会两院都拥有多数席位,因此相应的投票门槛大大降低。往后看,该议案在3月9日众议院的表决中通过几无悬念,预计于3月中旬由总统正式签字生效。
财政刺激法案落地将有利于短期“再通胀预期”的继续演绎。该法案对于居民的转移支付规模(个人支票+失业救济)超过7000亿美元,甚至明显高于《CARES法案》居民转移支付规模(5000多亿)。因此我们预计法案落地将推动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继续上行、居民消费动能加速回升,特别是耐用品相关的商品消费仍将维持高景气扩张。同时伴随着美国疫情改善、疫苗加速推进,Q2-Q3美国经济加速修复将使得“再通胀预期”继续强化。我们预计美国今年通胀高点将出现在二季度,对应CPI和PCE同比增速可能突破5%,在此期间“再通胀预期”将继续主导海外市场走势。
市场影响:警惕“再通胀预期”推动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美债上行对于美股、特别是高估值板块将构成实质性的风险,预计往后美股价值板块表现将明显优于成长,大宗商品,特别是工业金属和原油在此期间仍相对受益。
风险因素:1)疫情和疫苗接种的不确定性;2)美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生超预期的变化。
(编辑:张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