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美元最新走势预测(2025年10月18日)

史迪奇史迪奇
关注
2025-10-18 22:01:17
本周美元指数延续弱势,自上周高位回落后持续承压,尽管在98.00区域获得短暂支撑,但整体仍维持8月初以来的横盘区间波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联邦政府停摆僵局持续,叠加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重启,共同构成美元承压的核心驱动因素。国内货币市场方面,国债收益率全周呈下滑态势
  本周美元指数继续走弱,延续了此前从高点回落的趋势,尽管一度在98.00附近获得短暂支撑,但整体仍维持在8月初以来的震荡区间运行。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政府停摆僵局未解以及中美贸易关系再度紧张,成为美元承压的主要推手。国内货币市场方面,国债收益率全周呈下降趋势,仅在周末前出现企稳迹象。

  美联储政策走向:逐步宽松与风险管控

  在9月会议上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其政策方向更加清晰。根据最新公布的点阵图,决策层预计年底前还将再降息50个基点,2026至2027年可能延续小幅宽松节奏。主席鲍威尔表示,未来将采取“逐次会议评估”的方式,在控制通胀与维护就业之间寻求平衡。市场已基本消化两次额外降息预期——预计分别在10月与12月,期货市场定价显示年底前累计降息约51个基点,到2026年底则有望达到124个基点。

  联储官员鸽派信号增强,就业市场成决策关键

  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释放偏鸽立场,显示出对就业市场动能减弱的担忧。费城联储行长保尔森表示,虽然当前就业风险尚不剧烈,但趋势已明确;波士顿联储行长柯林斯认为,劳动力市场风险大于通胀风险,再降息25个基点可能是合适的。理事米兰建议采取“半步”降息以加快政策中性化进程,沃勒则支持在10月会议上再次降息。鲍威尔指出,裁员与招聘数据表现疲软,家庭与企业对就业的感知持续恶化。副主席鲍曼也重申了年底前两次降息的预期。总体来看,联储政策重心已转向就业市场放缓,尽管部分官员主张更大力度宽松,但整体仍倾向采取渐进式降息路径,10月与年底各降息一次的可能性较高。

  政府关门僵局:政治博弈与经济影响

  美国政府关门已持续17天,参议院十次尝试通过资金法案均未成功,创下现代历史上第三长停摆纪录。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图恩允许议员周末休假,众议院自9月19日起仍未复会,协议达成前无明确复会计划。约90万联邦雇员被强制休假,70万人在无薪状态下继续工作,法院资金接近枯竭,部分机构运营被迫收缩。民主与共和两党相互指责,导致公众信心受损,关键经济数据(如CPI)发布也被推迟,进一步加剧美联储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

  贸易摩擦升温:短期博弈与长期隐忧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中国对稀土及高科技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引发美方“供应链控制权争夺”指控。特朗普威胁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虽承认该措施不可持续,但视其为谈判筹码。美国财长贝森特预计将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通话以缓和局势,特朗普仍希望在韩国与习主席会晤。市场担忧新一轮贸易冲突可能冲击全球贸易与投资信心,即便通话取得进展,也可能仅缓解短期紧张局势。关税政策虽有助于获取政治资本,但长期将推高家庭支出、抑制经济增长,且制造业回流进度缓慢,单靠关税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重要数据与未来事件展望

  政府关门已导致CPI报告推迟至10月24日发布,该数据为市场高度关注。随着美联储进入静默期,未来市场焦点将集中于政府关门进展及中美贸易谈判动态。在技术面与基本面交织下,美元或将继续维持震荡走势,直至关键数据或事件打破当前平衡。

  技术走势与后市预期

  美元指数技术面呈现震荡整理态势。若DXY跌破2025年9月17日低点96.21,可能进一步下探2022年2月4日低点95.13及1月14日基准94.62。向上方面,8月1日高点100.26构成直接阻力,后续关注5月29日周高点100.54及5月12日高点101.97。目前指数持续运行于200日均线(100.98)与200周均线(103.25)下方,整体看跌趋势未变。动量指标出现改善迹象,RSI徘徊于51附近,暗示短期反弹可能;ADX接近20,显示趋势动能缓慢积累。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亚汇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指股网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指股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