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达成的贸易框架协议引发广泛讨论。核心内容是欧盟承诺在三年内每年从美国进口2500亿美元的能源,包括原油、液化天然气(LNG)和冶金煤。这一目标被认为不切实际,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亚洲大国未能兑现的2000亿美元能源采购协议如出一辙。
数据揭示巨大差距
根据Kpler数据,2024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原油、LNG和冶金煤总值约645.5亿美元,仅占2500亿美元目标的26%。具体来看,欧盟2024年进口原油33.8亿桶,总值2366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01亿美元;LNG进口总量为8268万吨,总值512.6亿美元,美国占217.8亿美元;冶金煤总值67.2亿美元,美国占26.7亿美元。要实现2500亿美元目标,欧盟需将85%的能源进口转向美国,这无疑会对全球能源供应链带来深刻影响。
美国供应能力存疑
现实情况显示,美国2024年的能源出口总值仅为1658亿美元,其中原油1015亿美元、LNG540亿美元、冶金煤103亿美元,远不足以满足欧盟需求。即便欧盟买下美国全部出口,仍有近900亿美元缺口。此外,美国若要大幅扩产,还需克服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瓶颈,短期内难以实现如此规模的增长。
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如果这一目标被强行推进,可能扰乱全球能源市场,导致价格波动和其他地区供应紧张。欧盟或许希望通过此举拖延时间,寄望未来美国政策调整,但失败的可能性极高,甚至可能引发新的贸易摩擦。这场能源承诺的博弈注定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