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消息,当前玻璃与纯碱市场呈现分化格局:玻璃在供应收缩、成本上移及短期需求改善支撑下,价格存在上行驱动;而纯碱则因供需过剩压力与成本支撑博弈,预计维持区间震荡。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玻璃:供需边际改善,短期偏多思路为主
1.供应端:减产预期强化,扰动推升价格
当前玻璃供应维持偏低水平,叠加政策端对产能的调控预期(如环保限产、落后产能淘汰等),市场对后续供应收缩的预期进一步升温。供应端的潜在扰动(如产线冷修加速)成为推升价格的关键因素,需持续关注产线实际冷修进度及政策落实情况。
2.成本端:能源企稳+产线改造,成本支撑增强
近期煤炭、原油等能源价格企稳,叠加煤制玻璃产线技术改造(如环保升级、能耗优化)的推进,生产成本存在上移预期。成本端的刚性支撑为玻璃价格提供了底部安全垫,进一步限制了下行空间。
3.需求与库存:短期产销好转,远期需求仍存隐忧
近期沙河、湖北等主产区产销率小幅回升,带动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环比下降198.3万重箱至67102万重箱,显示短期需求边际改善。但需注意的是,地产端恢复节奏缓慢,终端资金压力及新开工数据疲软,仍对远期需求形成压制。
4.后市展望与操作建议
短期来看,供应收缩、成本上移及库存去化构成价格支撑,但地产需求的不确定性限制了上行高度。操作上,建议玻璃09合约以“回调偏多”思路参与,重点关注产线冷修节奏及地产政策落地效果。
二、纯碱:减产难敌需求疲软,成本支撑下的区间震荡
1.供应端:减产但库存累积,供需过剩压力凸显
尽管纯碱行业近期存在减产行为(如部分企业主动降负),但库存仍呈现累积态势,显示下游需求(主要来自浮法玻璃、光伏玻璃)跟进不足,供需过剩矛盾未改,对价格形成偏空影响。
2.成本端:联碱法利润亏损,成本支撑显现
当前联碱法生产利润已跌至-39.50元/吨,持续亏损状态下,企业主动减产或挺价的意愿增强,成本端为纯碱价格提供了底部支撑。但需注意,当前供需过剩格局下,成本支撑仅能限制下跌空间,难以推动价格大幅反弹。
3.后市展望与操作建议
纯碱市场处于“供需过剩”与“成本支撑”的博弈中,预计近期价格将在1180-1260元/吨区间震荡。操作上,可关注区间下沿的支撑力度,结合供需变化(如玻璃产线冷修对纯碱需求的实际影响)灵活参与。
玻璃与纯碱的分化行情源于供需逻辑的差异:玻璃受供应收缩、成本上移及短期需求改善支撑,短期偏多;纯碱则因供需过剩压力,需依赖成本支撑维持区间震荡。投资者需重点关注玻璃产线冷修进度、地产政策落地效果,以及纯碱库存变化,以捕捉市场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