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国别来看,未来对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将为我国出口提供更多韧性。过去几年我国积极开拓东盟、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相比疫情之前,对东南亚国家、拉丁美洲的进出口份额占我国总进出口金额中的比重有较大提升,由于欧美对华贸易的限制,欧盟、美国等国家/地区在我国的进出口占比下降。从进出口依赖度来看,多数国家/地区如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东盟、巴西等对我国的市场依赖度增加,对大陆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提升,但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对大陆产品的进口依赖度在降低,东盟、巴西、俄罗斯、中国台湾等对大陆产品的进口依赖度在增加,3月的进出口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 商品类别上,初级产品仍然具有相对优势,优势制造业的崛起将是新的增长引擎。疫情之后我国初级产品如纺织品、小商品、石料、皮制品等出口国际占比有进一步提升,仍然具有相对优势,但出口对象逐渐从欧美日等国家向韩国、越南等地转移;机械电气设备出口竞争力提升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龙头机械企业、具有制造优势或者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电子电气企业以及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建立起的企业,将是出口新的增长动力,也有望在A股出海过程中获得更多超额受益。 结合上市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与产品国际市占率,我们发现相比疫情之前,二者均提升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向:1)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海外扩张的行业,如电子、汽车、设备及新能源、基础化工、医药、机械等;2)通过多元化并购布局实现海外扩张的行业,如家电、纺织服装、有色金属等。预计未来将在A股出海进程中贡献更多增量,相关领域也将孕育更多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增长承压,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