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走强利好美元
10月13日,美元指数回升0.42%,次日继续上涨0.43%,收于99.26。由于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的措辞趋于缓和,财政部释放了关税可能下调的信号,同时尽管美国经济数据略有下滑,但整体仍保持稳定。市场普遍认为,在美联储此前降息50个基点后,未来将采取较为温和的降息节奏,这些因素共同推动美元指数上行,对美元形成利好。
美联储官员支持降息利空美元
美联储委员保尔森表示,她倾向于今年再实施两次各25个基点的降息措施。该表态反映出美联储内部仍有宽松倾向,若该预期成真,将削弱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从而对美元构成压力。
日本政局不稳利空日元
日本政坛出现动荡,执政联盟瓦解,削弱了日元的避险属性,导致日元汇率跌至152.15。此外,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于10月14日至19日访美,其在访美期间的言论可能对日元走势产生一定影响。在当前政治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市场对日元的信心可能进一步承压。
欧洲央行降息预期压制欧元
欧洲央行于10月13日宣布,已为保加利亚全面使用欧元制定过渡性准备金规定。与此同时,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将在本周下调利率,这使得欧元走势受到压制。10月14日,欧元兑美元下跌0.45%,报1.1570,反映出市场对欧元的悲观预期。
中国贸易数据支撑人民币
中国9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同比增长7.4%,均超出市场预期。工业机器人和风电设备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大豆、铁矿石进口量创下同期历史新高,铜进口量也达到年内峰值。强劲的外贸数据反映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增强了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对人民币形成支撑。
美国政府停摆加剧市场担忧
美国政府停摆已持续13天,谈判陷入僵局,市场担忧情绪升温。临时支出法案已在七次投票中均未通过,下一轮投票定于10月14日。停摆导致部分关键经济数据延迟发布,影响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判断,可能对美元造成一定压力,并加剧外汇市场的波动。
中国对美船舶加收费用影响相关汇率
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新规,自10月14日起对符合条件的美国船舶收取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此后三年内费用将逐年递增。该政策可能对中美之间的航运和贸易产生一定影响,进而波及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