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在能源与贵金属领域迎来多重变量,地缘冲突、政策调整与产业变动交织,直接影响市场情绪与价格预期。以下为当日核心要闻梳理,解析影响未来走势的关键线索。
能源市场:油价预期与地缘博弈交织
能源领域动态集中于油价预测、地缘冲突对供应的影响及主要产油国策略调整。
高盛最新报告指出,因2026年全球石油过剩或扩大,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将跌至50美元/桶出头,这一预测为中长期油价定下悲观基调。与此同时,美国对俄制裁相关的关税政策逼近,促使印度计划缩减俄油采购规模,或进一步冲击俄罗斯能源出口结构。
俄罗斯方面,尽管部分炼油厂因无人机袭击停产,但8月石油出口计划仍拟增加20万桶/日,不过维修工作与袭击风险导致实际执行存在不确定性。此外,俄罗斯正式将汽油出口限制延长至9月30日,旨在稳定国内供应。值得关注的是,埃克森美孚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秘密会谈,讨论重返俄罗斯市场的可能性,若成行或改变当地能源合作格局。
伊朗8月原油日均出口量约150万桶,较3-5月期间的170万桶有所下降,或与地缘压力及产能调整相关;伊拉克7月石油出口量达1.047亿桶,显示其作为OPEC+成员的供应稳定性。
贵金属与矿业:地缘冲突与产业动态并行
贵金属及矿业领域,政策调整、地缘冲突与产业投资成为焦点。
越南宣布结束国家对金条生产的垄断,此举或激活当地黄金市场流动性,影响区域供需。瑞士央行副行长马丁明确表示“无需改变黄金持有量”,传递出对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价值的认可。
地缘冲突方面,俄罗斯军队炮击致乌克兰148名矿工被困井下,同时俄无人机袭击乌煤矿,进一步冲击乌克兰能源与矿业生产;俄罗斯副总理则强调“美国仍可购买俄罗斯钛”,显示其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开放态度。
产业动态上,韩国锌业计划投资1400亿韩元建设新锗工厂,预计2028年上半年试运营后投产,或缓解全球锗供应压力;香港7月向中国内地出口黄金量达58.296吨(净出口43.923吨),远超6月的34.719吨(净出口19.366吨),显示内地黄金需求持续旺盛。
此外,德国与加拿大达成关键矿产供应链协议,旨在强化资源合作,应对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
结语:动态中捕捉长期趋势
从能源市场的油价预期调整与地缘供应扰动,到贵金属与矿业领域的政策开放与产业投资,2025年8月27日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正通过多重变量传递未来趋势信号。投资者需持续关注地缘冲突演变、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及产业技术变革,以更精准把握市场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