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EA(Expert Advisor)量化交易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工具。它通过预设算法自动执行交易,核心在于策略逻辑的设计。本文梳理几种主流EA量化策略类型,帮助读者快速建立基础认知。
一、趋势跟踪策略
核心逻辑:追随市场价格趋势,涨时做多、跌时做空。
典型工具:均线交叉(如双均线金叉/死叉)、MACD指标、布林带突破。
适用场景:单边行情(如牛市或熊市),需配合止损控制回撤。
二、均值回归策略
核心逻辑:价格波动存在“均值引力”,偏离后大概率回归。
典型工具:RSI超买超卖、布林带区间、震荡指标组合。
适用场景:震荡行情(如区间盘整),需警惕趋势反转风险。
三、套利策略
核心逻辑:利用不同市场或品种间的价格差异获利。
跨品种套利:相关性高的品种(如黄金与白银)价差回归。
跨市场套利:同一品种在不同交易所的价差波动。
注意事项:需低延迟执行,对资金和风控要求较高。
四、网格交易策略
核心逻辑:将价格区间划分为网格,分批低买高卖。
典型场景:横盘震荡市场,通过多次小额交易累积收益。
风险提示:单边行情可能导致浮亏扩大,需严格设置网格间距。
五、高频交易策略
核心逻辑:通过极短周期(秒级/毫秒级)捕捉微小价差。
技术依赖:低延迟交易系统、高速行情接口。
适用范围:流动性充足的品种,个人投资者参与门槛较高。
六、策略选择的关键原则
匹配市场环境:趋势策略在震荡市易亏损,反之亦然。
风控优先:任何策略均需设置止损、资金管理规则。
回测验证: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需结合实时模拟测试。
EA量化交易的本质是“纪律化执行”,策略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与个人风险偏好、市场认知的匹配。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收益宣传,持续学习策略逻辑与风险管理,避免盲目依赖“黑箱”代码。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交易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