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美国的实际利率开始转正,意味着黄金这个没有利息的货币,变得越来越没有性价比。在这种情况下,后续可能要面临的是投资者对黄金的新一轮抛售,而不是继续买入。 美元为何飙升不止 随着美联储为遏制通胀而大举加息,投资者在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买入美元避险,备受关注的美元指数自1月份以来上涨了7%,至两年来最高水平。 不断飙升的美元正在推高借贷成本、加剧金融市场波动,从而将全球经济进一步推向增长同步放缓的境地,而且眼下几乎看不到任何喘息的机会。 尽管美元升值将有助于美联储给通胀降温,并支撑美国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但它也有可能推高除美国之外的经济体的进口价格,进一步推高它们的通胀并削弱资本。 这一轮美元指数上涨差不多从2021年5月开始,从大约90上涨至目前的104.5左右,大约1年时间升值了16%。 5月13日盘中高点曾经突破105。从美元指数中经济体目前面临的货币政策选择来看,美元指数有可能触及110。 从欧元来看,欧元区经济面临的二大挑战:俄乌地缘冲突对欧洲经济造成的巨大负面冲击和通胀高企。前一个问题是政治问题,后一个问题是经济问题,但政治问题加剧了经济问题。欧洲央行面临着外部政治冲突和内部通胀的双重压力。从欧盟出台的五轮制裁以及还在酝酿的第六轮制裁来看,欧盟与俄罗斯全面“脱钩”是大概率事件。欧元区目前失业率6.8%,低于疫情前的水平,4月份通胀率(HICP)同比高达7.5%。

欧元区的通胀压力主要来源于进口能源价格冲击,欧元区尚未出现工资物价螺旋机制。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对于“进口通胀”作用尽管有限,但剔除能源和食品以外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目前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这是疫情冲击前欧元区历史上平均价格的两倍多,通胀压力迫使欧洲央行开始讨论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问题。 逆全球化的破坏开始 当前全球范围蔓延的通货膨胀可视为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报复。全球化逆转的背后既有新冠疫情等自然因素也有贸易战为代表的政治因素,但不论哪种因素,都意味着全球的资源配置不再仅按照经济规律,遵循效率原则进行配置。 破易而立难,损失效率能否带来公平尚未可知,但资源配置规则的改变马上得到的就是以全球高通胀为标志逆全球化的报复。 2022年4月29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能源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4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7.5%,连续第六个月刷新1997年有统计以来的纪录高位。 美国最新的通胀读数是1982年40年来的新高,英国通胀是30年新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全球60%的发达国家通胀率同比增速超过5%,这个比例是80年代以来的最高比例。

疫情之外,对全球化更大的威胁来自于政治领域。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代表是俄乌冲突对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小麦、玉米、葵花籽油和以铝和镍为代表的部分有色金属价格所造成的冲击。 逆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报复是全球范围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的移动,意味着我们要得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必须要付出更高的价格,否则就要忍受福利水平的损失。其背后,疫情的影响可能消退,但未来全球经济走向何处将是谁也无法预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