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报道称,我们国家在我国四川的金川县内发现了一个大宝藏,据悉,这里发现了六条锂辉石矿脉,锂资源的储量大约有五十多万吨。
而且之前我们国家就在周围地区发现了锂资源储量为一百九十吨左右的锂辉石矿脉,这两次发现的锂资源的总量加起来价值三千八百亿人民币
我们国家发现锂辉石矿脉的消息一出,美国和日本便坐不住了,他们马上就向我们国家表达了自己想购买锂资源的意愿,但是我们国家拒绝了他们。
为什么美国和日本会那么迫切地想向我们国家购买锂资源呢?这是因为锂资源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锂是一种金属元素,虽然在很早以前就被发现了,但是真正将其投入应用是在1990年,在那个时候,日本利用锂元素成功地研制了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跟传统的电池相比有很多优点,例如熔点高,储电量大等等,所以在那之后锂离子电池就被广泛地应用在电脑,手机等领域。
除此之外,锂离子电池还被应用在了军事领域。如今,信息化战争的概念早已在全世界推行,而在信息化战争中所需要的很多军事武器都离不开锂离子电池。
当前,各国都在努力研发各种高科技武器,在这个过程,锂离子电池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当前也没有其它资源能够替代锂资源
因此,锂资源在各国的高科技军事武器的研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2015年的时候,日本还将锂离子电池应用在了他们的一款潜艇之中,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使得该款潜艇的航行里程更长,还降低了潜艇在航行时候的噪音
但是,制造锂离子电池需要大量的费用,这使得日本制造该款潜艇的所需费用大量增加。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锂资源在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日本和美国才会非常迫切地想向我们国家购买锂资源,但是,我们国家是不会将这么珍贵的资源卖给他们的。
所以他们在表达了自己想要购买的意愿之后我们国家就马上回绝了他们,后来我们国家还发布了相关消息,在消息中明确表示“禁止外国人踏入此地”。这样的消息一出,日本方面哑口无言,之后,也有很多日本的网友纷纷感慨,为什么日本不像中国这样地大物博,地下蕴藏着的好东西那么多。
“21世纪的石油”尽入中国囊中!美日眼红了
众所周知,发展以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代替化石能源汽车的路线图已经被各国采纳。
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未来。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上,中国走在了前列。
《日本经济新闻》8月1日报道称,中国在掌控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锂电池资源方面取得巨大进展,不夸张地说,好比控制了“21世纪的石油”。原文如下:
安装汽油发动机的汽车自诞生以来的130年间,汽车产业一直受制于原油的动向。本来纯电动汽车(EV)的普及将解除“燃油紧箍咒”,但又出现了新的“制约因素”。作为车载电池原料的稀有金属钴出现短缺。在纯电动汽车市场上跃居世界第一的中国正逐步掌控钴的采购网络。
日本丰田汽车副社长寺师茂树、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CEO)西川广人等日本车车企高层出现在日本经济产业省内。他们在这里举行汽车新时代战略会议,制定日本车的电动化战略。“钴的采购将成为大的瓶颈”、“政府不能想办法支持一下吗?”会上出现了对锂离子电池的担忧之声。
纯电动汽车需要搭载很大的锂离子电池。钴是制造电池阳极所必不可缺的材料。而钴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非洲中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占全球产量的60%。
在“上游”刚果“爆买”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从纯电动汽车(EV)的最上游到下游,中国历时多年开凿的“运河”正在逐步开通。在干旱的非洲最深处,中国资金正在推进“爆买”。中国资本瞄准的是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稀有金属钴。
在刚果与赞比亚的边境附近有着全球数一数二是铜矿带“Copper Belt”。钴作为铜生产的副产品产生,目前刚果的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约6成。中国资本相继进入该地,并开始控制钴的采购网络。
“就像完全控制了中东的油田”
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搭载小型锂电池不同,纯电动汽车需要搭载较大的锂电池。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钴的价格持续上涨。作为国际指标的伦敦市场交易价格较2年前相比上涨至4倍。
虽然削减钴使用量的新一代电池技术的开发也在推进,不过量产化需要时间。为应对中国推进的加紧向纯电动汽车过渡战略,全球的电池厂商和汽车厂商目前不得不依赖刚果产的钴。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的预测,2035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125万辆,是2017年15倍以上。因此钴的价格暴涨,作为国际指标的伦敦市场交易价格已经是2年前的4倍以上。日本车企的担心主要集中在中国企业对钴的爆买问题上。
例如中国的电池回收企业格林美(GEM)2018年3月与在刚果拥有权益的瑞士资源巨头嘉能可(Glencore)签订合同,将在3年里购买相当于约5.3万吨的钴。嘉能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钴生产商,格林美采购的钴相当于嘉能可2018~2020年预计产量的三分之一。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2016年初从美国自由港麦克莫兰(Freeport-McMoRan)那里获得了全球最大的铜钴矿滕科·富古卢姆铜钴矿超过一半的股权。日本经产省汽车课对于中国企业保持警惕:“就像完全控制了中东油田一样”。
“下游” 宁德时代掌控
中国的存在感在锂离子电池本身也一样显著。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是世界上最大的车载电池厂商,正陆续向各大车企供货。2016年6月底从德国宝马那里拿到了数十亿欧元的大订单。德国大众和本田也计划向宁德时代采购。
美国特斯拉CEO艾伦·马斯克7月10月与上海市签订了在该市建立纯电动汽车工厂的协议。生产规模是普通汽车工厂的2倍以上,年产50万辆。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特斯拉将成为吸引其他厂商前来建厂的因素。从上游到下游,中国正逐步开凿出作为世界纯电动汽车工厂的运河。
“非洲国家环境不稳,在中国资金扎根的刚果,日本企业单独行动很难打入进去”,日本经济产业省汽车课表示“将建立可以对钴等资源进行联合采购与储备的机制”,2018年内就将启动。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披露,中国宣布从2007年起的2年间向非洲提供了近90亿美元援助。中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得到回报,拥有了埋藏在刚果的铜和钴的开采权,中国从那时起就进行了布局。
日本和欧美汽车厂商过于相信纯电动汽车的时代不会一下子到来。自然也就没关注钴的问题。中国花费很长时间,正要逐步掌控“21世纪的石油”。XLW
美国已经准备好要拿下伊朗了!美国拿下伊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石油!
据美媒报道,美能源部下属能源信息署 (EIA)2018年1月9日预测,美国2019年石油产量将达到日均1080万桶,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相当。EIA预计到2019年11月,美国石油产量将首次超过1100万桶/日,EIA还预计2018年美国石油产量将达到1030万桶/日,打破历史记录。
又据美联社华盛顿7月11日报道,美国能源信息局最新预测预计,明年美国石油日产量将增至1180万桶,美国有望超过沙特和俄罗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重夺世界最大产油国的头衔。
资料显示,2017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达到1100万桶/日,创三十年来新高,暂居世界首位,此前世界最大产油国是沙特,2017年能够日产1000万桶。过去一段时间,OPEC为了提升国际油价,沙特和俄罗斯等国一直在进行协议限产。
在笔者看来,这一消息透露出一个重大信号,那就是美国的石油产量未来将必然超过俄罗斯和沙特,居世界第一。因为,以美国的技术实力和投资能力,增产原油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甚至,数年后,美国的石油出口规模会赶上俄罗斯和沙特,进入石油出口国的第一梯队。
事实上,20世纪美国石油产量曾长期引领世界石油生产。但是,苏联1974年超过美国,沙特则是1976年超过美国。到上世纪70年代末,苏联石油产量比美国多1/3;到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产量接近美国的两倍。
那么,当时的美国为何逐渐退出了石油生产的竞争呢?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为了摆脱美元危机和美国经济危机频发的问题,于1971年让美元与黄金脱钩,美联储获得“无限”发币权。
尔后,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沙特纷纷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改变对以色列的庇护态度,决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于是爆发了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石油价格因此暴涨并触发全球经济危机,波及到了美国及欧盟等国。
接着,美国和沙特达成“石油美元”的妥协,即石油交易必须以美元结算,作为条件美国与沙特等国结成盟友并为其提供军火和安全上的支持。自此,苏联势力被美国挤出中东(苏联在1979年发动了入侵阿富汗的战争,试图通过阿富汗打通到印度洋的通道,破解美国的战略围堵)。
美国一方面掌握了“无限”发币权,另一方面又掌控了中东的石油美元结算权,于是美国可以通过发更多美元购买中东石油,而中东产油国在得到这些美元后又将这些美元投资到美国,美国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更大规模开发原油对美国的能源公司来说已经不是一件划算的买卖,能通过发行美元、石油期货市场的交易以及吸纳中东产油国的投资在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又何必干苦力呢?
进入80年代之后,为了经济上打压苏联,美国与沙特联手将国际油价压得死死的,1985年之后甚至一度压低至十多美元,这给苏联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使得苏联虽然到了1980年代末不断增加石油产量,经济上都越来越难以支撑。1991年苏联因为体力不支而解体,美国在东西方冷战中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那么,美国近些年又为何突然开始不断增加原油产量了呢?其中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随着全球博弈加剧,美国开始思考美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二是在国际油价在本世纪第一个10年的持续大涨促使美国页岩油技术的不断突破。
三是全球石油需求大幅增长后市场利益非常巨大。
当原油市场规模巨大,当美国有了更高水平的采油技术,那么为了石油利益,美国一定会加大力度开采。如此,美国在几年内就逐渐由石油纯进口国,变成了现在的石油出口国。
据媒体报道,美国6月份其中一周的日均石油出口规模已达300万桶,而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度数据,如果加上柴油和汽油等燃油产品,美国上周石油及相关产品出口总计850万桶/日,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另据能源基金公司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6月,沙特出口原油近750万桶/日,伊拉克出口360万桶/日,伊朗出口近240万桶/日。
美国,正试图通过封锁伊朗对外石油的出口市场,从而由自己填补空缺。
而且,美国还在努力推动中东方向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和以沙俄为首的逊尼派之间的代理人战争。一旦这样的战争开打,在笔者看来,其后果之一就是中东原油产能受到较大影响。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对原油的需求还在上涨,那么这个巨大的缺口由谁来填补?美国有很强的意愿扮演这一角色。
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一个劲喊话沙特增加石油产量以平抑国际油价,特别是未来可能因伊朗石油出口被封锁而带来的供给缺口会导致油价飙升。那么,特朗普喊话真的是为了平抑油价吗?在笔者看来,表面看似如此,特朗普实则有三大目的:
一、通过敦促沙特增产促使OPCE减产协议的崩溃,从而从OPEC手中夺取石油定价权。
美国一旦迫使沙特打破OPEC的减产协议,那么未来OPEC价格联盟就可能因此崩溃,美国就能通过利用石油美元、巨大石油储备和产油能力提升自己在国际油价市场中的定价权。
二、未来可能因美国封锁伊朗石油而导致油价飙升,特朗普这是提前进行舆论公关。
三、为美国未来大卖石油做准备。
一旦未来国际油价因石油缺口飙升,美国增加石油产量反而成了“救世主”。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步通过封锁伊朗,第二步通过引发中东更大规模的战争,可以促使国际原油市场更大的供给缺口,美国则可借机进一步增加石油产量和石油出口大获其利。试想,沙特2016年一年的石油出口收入就高达1362亿美元,未来美国在石油出口方面很可能超越沙特。
在笔者看来,一旦美国原油出口在5到10年后赶上沙特,而国际油价又上涨到一百美元以上,美国就有望获得2700亿美元以上的石油出口年收入;如果国际油价上涨到150美元那一桶,美国则可获得超过4000亿美元的石油出口年收入;如果达到200美元一桶,则会有超过5500亿美元以上的石油出口年收入。
想想看,这么大的利益,美国怎么会不积极?现在,美国已经给全球下了最后通牒,今年11月4日之前必须停购伊朗石油,否则就会遭到美国制裁。
而如果接下来中东爆发大规模的代理人战争,美元同时再进入降息周期,美国原油的出口规模很可能会在数年后赶上沙特,并且国际油价会被推高到150美元甚至200美元一桶。
面对未来这种可能性,中国近几年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加大投资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发展对石油的替代能源,从而避免让中国经济受制于高油价!
虽然中美贸易战打的正火热,但美国开动的另一个战场同样不缺乏爆点,不缺乏中国的影子!
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军中央司令部6日表示,美国海军已经准备好确保自由航行和商贸流通,与此同时,伊朗革命卫队警告,如有必要,他们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
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欧盟提出计划,试图挽救这份跨国协议,但伊朗总统鲁哈尼今天告诉法国和德国领导人,欧盟的提案没有满足伊朗的需求。
鲁哈尼和伊朗部分高阶军官近几天还扬言,若华盛顿试图要抑制伊朗石油出口,那么伊朗将切断波斯湾国家的石油运输。
可以看出,美伊双方日益激化的矛盾呈现一触即发的紧张态势。
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贾法里更进一步表示:“如果有必要,我们希望总统所说的计划将能执行。我们会让敌人知道,霍尔木兹海峡要么大家都可以用,要么谁也别用。”
这是要拼命的节奏吧,这就好比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伊朗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啊!也足可见美国把伊朗逼成什么样子了,人家卖自家的石油,关你美国屁事!
对此,美国人同样很强硬,表示美军随时准备采取行动,确保“航行自由和贸易流通”。按照这个情形看,伊朗绝对不会退缩,那如果美国也如伊朗般强硬的气势,那这场战争是躲不了了!
事实上,在伊朗的家门口——霍尔木兹海峡,美国和伊朗曾数次交手,美国并没有控制住这个地方。而现在拥有几十艘022导弹艇和数千枚导弹的伊朗,更是让美国几乎不可能在此地占到便宜。
为什么呢?
因为022导弹艇来自中国,早在2004年,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内就建造出了022型导弹艇。
这款导弹艇虽然对比一般的巡洋舰和护卫舰体积要小的多,但是凭借它灵活的机动性和不错的隐身能力,有了“海上刺客”的称号,同时也使得022型导弹艇成为任何国家都不敢小觑的存在!
1、022导弹艇:小艇扛大炮,战斗力惊人!
022型导弹艇是世界第1种高速穿浪式导弹艇,排水250吨。它的长度为42米,舷宽12米左右。相比于一些军舰,022型导弹艇真的是“小的不行”,但是他跑的贼快。
可是,咱得知道它是真正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022型导弹艇可以携带8枚导弹和2个军用雷达,加上它有极强的机动性,航速可以达到50节(相当于一小时92公里),足以把一般的军舰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此外,022导弹艇的艇艏装有一门AK630机炮,舰体采用的较新的合成复合材料制造,大量采用隐身设计,这就使其具备了一定隐身能力,而且022导弹艇采用了全自动电子技术,因此也被称为“近海防御小幽灵”。
高机动性、隐身性、小巧、先进的雷达和反舰导弹,使得022在近海是一种恐怖的存在。基于以上性能,一般的军舰曝光在它雷达上的话,基本上只有挨打的份且不能还手。
当022被称为“幽灵”的时候,咱一定不能忘记“隐身舰女神”的杨屹,就是她主持设计出了全球最科幻的隐身导弹艇。
她凭借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坚定的事业信念,设计出了022导弹艇这款中国海军的近海攻防利器!当被问及“这些年与无声的图纸为伍的‘枯燥’,你为何还这么快乐”时,她说:“一项事业,只要你真心热受,全心投入,就会感到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此刻,当我们盛赞022导弹艇时,对于这位“军工科研女神”必须要最真诚的敬意!
2、大量销售伊朗,或成霍尔木兹海峡的守护神!
022型导弹艇一旦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就会更加勇猛地发动饱和攻击,令对手不安,这一点足以让那些希望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的国家,对022导弹艇情有独钟!
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采用群体式高速突击的022艇对敌方军舰航母群有极大的威慑力。所以伊朗这一波操作,可谓极为亮眼!
众所周知,钟情于022型导弹艇的国家有许多,而伊朗成为了022型导弹艇的最大卖家。此前,022导弹艇被传已经退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另外,鉴于022导弹艇的特殊作用,美国人认为“022导弹艇应拒绝出口伊朗,这将会打破地区平衡!”
很可惜,伊朗已经得到了一定批量的022导弹艇!
鉴于霍尔木兹海峡的特殊地理位置,如果在此爆发战争的话,那么于伊朗而言这应该算是在近海作战,尽管美国的第五舰队威力甚猛,但是在伊朗6000枚陆基导弹和数艘022导弹艇的支持下,美军也无法占到便宜。
更何况,就历史上而言,美国也和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开干过几次,可是最终能够主宰这个海峡的,还是拥有极大主场优势的伊朗。
如今因为美国大肆制裁伊朗且打算禁止全世界购买伊朗石油,使得被逼近死的伊朗再次提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以对抗美国的逼迫和制裁。
这么窄的海峡,再配上高速大火力022导弹艇,简直是绝配!
毫无疑问,一旦战事开启,那么022导弹艇将成为伊朗的“守护神”,这也是伊朗当初大量购买该艇的原因,这也是美国与伊朗斗争中中国的影子!
3、未来可期,022将被改为无人作战平台!
如今,中国022导弹艇已经获得重大改进——融入了信息化分布式杀伤作战系统,反舰导弹也是换装了更为先进的YJ-18反舰导弹乃至射程更远的新型鹰击导弹。
如此改装之后的022导弹艇,已经具备了伴随航母战斗群执行远洋作战任务能力,022导弹艇对对敌方的大中型舰队的袭击是异常的致命,从而重创乃至消灭敌军舰队。
现在,关于022导弹艇的令一项工作已经被提上日程——换装新一代智能无人驾驶系统与数据链系统,成为无人作战平台。
也就是说,不远的未来,无人驾驶和操作的022导弹艇将与大型预警机联合行动,凭借其高速机动、隐形耐久、火力强大的优势,在不开启本身雷达的情况下获得目标方位遂行作战,迅速集结并前出舰队抢占发射阵位。
可以想象,那样的火力绝对是非常强大!
此外,日常担负巡海任务的无人022导弹艇,也足以威慑敌航母战斗群,毕竟,如果20艘一起出动的话,那便是160枚导弹——没有一个航母战斗群可以扛得住!
所以,可见伊朗敢这么强硬,首先军事上面那是早有准备,不光中国的武器,俄罗斯的武器必定也不少,所以美国你要不要再慎重考虑下!
然而,世界到底要何去何从,这已经不是美国和伊朗的事了,与伊朗问题有关的中英俄法德必须有自己鲜明的态度和实际的举措。
1、五大国联手站台伊朗,确保伊核协议继续发挥作用!
7月7日的消息称,伊朗和中俄法英德五个大国的外长们6日齐聚维也纳,讨论避免企业因华盛顿恢复惩罚性措施而取消在伊朗投资的政策,最终五国取得一致意见—— 表联合声明称,将继续落实伊朗核协议。
声明的主要内容包括:各方承诺继续为执行伊核协议做出努力,并提出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即保障伊朗在协议下的经济利益,规避美国制裁,这其中包括与伊朗进行更广泛的经济合作以确保伊朗的金融通道畅通、确保伊朗原油及相关产品的出口、有效支持与伊朗开展贸易的实体、鼓励对伊朗继续投资等。
正如德国外长海科·马斯对记者所说的那样:“我们今天要向伊朗明确表示,它将继续在经济上从该协议中受益。”
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纠结,除了中俄一直非常坚定之外,英法德也许血液里有“绥靖主义”的基因,因而表现得非常犹豫。
如今之所以跟谁中俄一起为伊朗站台,或许是认清了现实,那就是——如果五大国屈服于美国的淫威对伊朗作出事实上的制裁,伊朗一定会本着“你们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们活好”的心态铤而走险,利用对中东能源通道的控制绑架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