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图标图标

央行万亿大放水,除了房价物价骤涨,受影响的还有这些……

大牛财经大牛财经2018-07-27 11:14:33

1

水来如决堤

进入2018年以来,整个经济市场一片萎靡,接着雷声阵阵,雷响过后,即将到来的是一场人工降雨,就是不知道这场雨是旱中甘露还是会泛滥成灾。

7月23日,央行开展502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行动,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MLF操作。一大波资金水即将朝我们涌来。


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LendingFacility,MLF)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简而言之,就是央行看大家都没钱了,整体经济也不行了,发放资金让大家手头宽松一些,拯救中国经济。

说好的去杠杆,现在又输送资金;说好的缩水,现在又开闸放水;“发声筒们”也集体开腔表示由之前的“合理稳定”转变成现在的“合理充裕”。这一天天政策变来变去,基层的人民真的只能被推着走。一开始是渴但没水喝得熬着,现在是不管渴不渴这水来了你不喝也得喝。

2

黑云压城城欲摧

这并不是一场意料中的放水行动。那这一波流向人们的钱潮,是要拯救什么呢?

怕是目前的形势搞得人心惶惶,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null

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宏观经济也与我们生活互相牵制着。投资也是如此,是需要讲究技巧和方法的,和股市都是一样的,安顺论股薇/信ascj66跟股市打交道的时间也是有了十来年之久了,每天都会通过战法在捕捞季节强势金叉范围选择几只强势牛股案例,我可以说不是在涨停,就是走在涨停的路上,走出了不一样的精彩股生。比如之前操作的亚夏汽车,目前已经八连板,利润大约114%!还有5月8日早盘宏川智慧机会到来,当时在28.35元入场,逢高出手,也是赚到了140多个点。5月18日追进的时候深冷股份已经连续四个涨停,目前也是卖出,不过这些股票只是冰山一角!


背着高房贷的居民们已经无力消费。今年5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创下了自2003年5月以来最低的增速水平2006年2月以来新低。6月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在下降。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同比减少2.03万亿元。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8万亿元,同比减少5902亿元。

投资呢,也基本都集中在地产方面。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也在不断下挫,6月的投资增速已经下降到6%的历史低位。基础设施投资额竟出现了负增长,但地产投资方面却反其道而行,上半年累计增速同比维持在9.7%,可谓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中流砥柱。

本来就不景气、被美国佬一闹就更加压力山大的出口方。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5.4%,增速较去年同比下降13.9%。其中,6月对美出口增长3.8%,同比增速下降23.8%。如今中美大搞贸易战,进出口企业头上都顶着一片乌云。

金融业也不太好过。近年来多项重大金融监管政策相继落地,银行、信托、券商等各种业务道路被堵死。股市也一路走低,一度跌破3000点。P2P就更不用说了,雷声一片,一地鸡毛。

实体经济就更凄惨了。居民消费指望不上,中国实体经济大幅衰落已成事实。原因一方面是民营投资增幅呈负增长,另一方面是大量信贷资金涌向了房地产,导致房地产业兴盛,房地产兴盛,则房价飙高,房价飙高,就更没钱投入实体经济了。

企业继续挣扎。今年已经出现了不少违约的企业债,而那些背着高债务的企业,尤其是房企,它们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



面对这样的状况,财政部和央行大吵一架,最后还是达成共识:“去杠杆初见成效,稳杠杆成为下一阶段主要目标”。一切渠成之后,水就要到来了。

3

山雨欲来风满楼


除了MLF行动外,2018年还分别于1月、4月、7月进行了三次定向降准,1月的4500亿元,4月的4000亿元以及7月的7000亿元,累计释放了1.55万亿基础货币。

MLF行动则释放了5020亿元。央行这次纵向开拓,将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AA+/AA级信用债纳入MLF担保品范围。意图保持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降低其融资成本。


总的来说是啥意思呢,就是中国企业那么多,银行若是信贷额度用完了该咋办呢?以前的担保物政策是比较严格的,只接受国债、央票等抵押物,后来就放宽为地方债、3A企业债等,到这一次,中小微企业债也纳入抵押物范围了。这样大家又多几条路可以进行加杠杆了。

这钱嘛,对银行来说也是烫手山芋,央行这次就来一个窗口指导,你不知道怎么借出去是吗,来来来,我告诉你,这部分钱放给这里,这部分呢就放给那块……

在过往,也不是没有进行过这样“大放水”的政策。


2009年,货币和财政同时开闸放水,这次放水的后果,就是房价大幅增长。

2015年,央行连续五次降准降息,商业贷款利率也降至近10年来最低值,宽货币、宽信用,结合去库存、棚改政策,一二三四线楼市统统被锁定,房价飙升。究其本质,就是通过货币宽松发了一波资金潮水,再配合政策,鼓励居民举债加杠杆买房。

那2018年,这波水会怎么流?

4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水来了,大环境这个杯子还装得下吗?


此时,中国的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和美国发生严重背离。在美联储加息缩表的情况下,中国反而进行货币大放水,在牺牲汇率的情况下,必然会引起资金外流,像一个有缺口的杯子,一边往里面倒水一边漏;其次,在拥有饱和杠杆率的市场中,放水政策已经被边际效应弱化,在房价已经经历两次翻倍的情况下,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体的资金大部分被房贷捆绑,资金的再流转能力基本被锁死。

说到底,放水就是加杠杆,居民、企业以及政府该怎么喝?


2018年,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已经达到55.1%,并且在持续上升中。从2008年到2018年,居民杠杆率从18%上升到55%,这样的增速,美国用了40年,而中国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进一步说,现在每棵非财富自由阶级的韭菜不是走在还房贷的路上,就是走在筹首付的路上,都要缩紧腰带过日子了,还要继续加杠杆?恐怕面向热衷“消费金融”、沉浸在买买买中的大学生们会更加实际一些。

企业这边也是扛着高杠杆,尤其是房企。数据显示,2017年,上市公司平均负债率达79.1%,2018年第一季度,上市的136家房地产行业,负债率高达80%。今年A股最惨房地产公司——中弘股份,由于资金链断裂,高杠杆下的公司债务危机随之爆发,多处项目受其影响遭遇停摆,股价更是一度跌破1元。

而政府债务方面的负债率也达到76.5%。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专家表示,据他们在部分地区的摸底,相当一批地方融资平台并不具备独立偿债能力,且普遍缺乏稳定收益,现在基本依靠政府财政和滚动融资在维持。甚至有些连利息也还不起。

无论是居民、企业还是政府,都站在高高的杠杆悬崖边,继续往上爬真的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5

人生何处不相逢

这一波波潮水涌来,与货币赛跑的中国人,不知道大水淹没头顶的时间快,还是人跑得更快。毕竟一切都在跑,只有到手的工资跑不动。

然而对于这波MLF行动来说,支持中小微企业太危险了,因为它们还贷能力基本为零。资本就像水,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么一个逐利的市场,这股水最终还是会向着最大利益处流动,所以无论怎样围追截堵,怕是也无法支持实业,最后还是会流向房市和金融系统,在里面炒来炒去一锅炖。


现在政府也是想明白了,保汇率意义不大,通货膨胀没事,物价贵一些也是老百姓忍受,但是产业和房地产才是本,无论如何也要保住,避免崩盘。至于人民币贬值,其实是好事,无非是进口变贵,那就减少进口,虽然影响点生活质量,但老百姓出国游、留学、移民的成本增加,不是坏事,反而阻止了外汇和人才外流,好事好事,妙哉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