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讲师V辛(hxlg1818)
贸易保护主义阴云之下,大豆价格波动剧烈,而大豆出口巨头们也在伺机而动。
香港《南华早报》20日报道称,其他主要大豆种植国巴西和阿根廷已经抢购了一些美国廉价大豆,来供应国内市场。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巴西大豆价格创四年内新高
业内人士指出,自4月以来,美国大豆价格已下跌近20%,是10年以来的最低点。
当地时间1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小麦和大豆期价全线下跌。其中,交投最活跃的大豆11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8.4825美元,逼近十年来的最低点。
20日,大豆11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8.61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3.75美分,涨幅为0.44%。
而与此同时,巴西黄豆对美国黄豆溢价创下近四年以来的新高。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英国《金融时报》18日称,巴西巴拉那瓜港口出口的大豆价格为每吨396.6美元,比美国墨西哥湾出口的价格高出66.1美元。
荷兰合作银行国际(Rabobank International)农产品研究主管沃格尔(Stefan Vogel)表示,随着中国开始对美国大豆征收25%的进口关税,巴西大豆价格无疑水涨船高,同时这一举措也削弱了美国大豆的产值。
美国农民惨了 血亏100亿
当中国对来自美国的大豆征收25%的关税后,大豆价格开始下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已经下跌近20%。与此同时,巴西大豆价格因为中国需求增加却在一路飙升。
本周美国大豆价格已经跌至10年来的最低点。这对于正在为9月的丰收做准备的美国农场主而言,简直是个灾难,如果到了收割时关税仍在且大豆售价依然很低,美国农场主将把一切归咎于他们选出来的总统特朗普。
国际贸易摩擦风暴中心的美国农民正在面临史上最艰难的时刻:钢铁价格上涨导致农业机具价格上涨,但与此同时种出的农产品价格却正在下降。
这意味着曾经最有利可图的大豆行业如今却成为负担,农场主希望抬高零售价,让消费者为飙高的成本买单。但是,中国拒绝购买美豆,导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数量骤减50%,也是市场囤货积压,难以卖出高价。市场供应量过多已经导致美国大豆的价格比巴西大豆的价格低70美元/吨。
美大豆价格跳水,巴西“补仓”
被中国这个最大买家“抛弃”后,美国大豆价格跌至冰点,“低价促销”也让一些国家趁机“补仓”。
据《南华早报》,爱荷华州大豆协会的格兰特·金伯利(Grant Kimberley)指出,其他主要大豆种植国巴西和阿根廷已经抢购了一些美国廉价大豆,来供应国内市场。
不只是巴西,美国卖家称,欧洲、中东和东南亚一些非传统市场的销售额也异常之高。
格兰特·金伯利表示:
“豆子最终都会流向某个地方,问题只是以什么价格成交。如同一场大型抢椅子游戏,跟你在经济学课程中用效率模型设计的东西肯定不一样。”
据英国《金融时报》,世界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商嘉吉(Cargill)的首席财务官斯马塞尔·斯米茨(Marcel Smits)则表示,中国正在减少从美国购买大豆,而中国以外的买家正被吸引到美国。
斯米茨指出:
“每个人都在重新定位,目的是相对于当前关税和定价结构优化他们的交易流,这就是市场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中国对巴西大豆需求增加
报道称,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但由于关税增加,中国买家们正将目光移向巴西。
据《南华早报》,纽约商品交易和风险管理服务提供商福四通(INTL FCStone)首席商品经济学家阿兰·苏德尔曼(Arlan Suderman)指出,相比之下,巴西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则从去年6月同期的660万吨增加到820万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购买国,几乎买了全球市场上60%的大豆。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的三大来源国依旧是巴西、美国和阿根廷。
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从巴西买入5093万吨大豆,占总购买量的53.3%;从美国购买了3290万吨大豆,占总采购量的34.4%,为2006年以来的最低占比。
专家指出,近年来,以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的大豆的进口已经占据我国大豆进口一大半的份额,而且今后还会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专家介绍,我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进口关税,将使美国大豆进口成本增加700—800元/吨,较巴西大豆高300元/吨左右。
由于加征关税后失去竞争优势,国内企业将大幅减少美国大豆的采购。
实际上,截至6月28日,我国已经3周没有新增采购美国大豆,同期累计取消了61.5万吨美国大豆订单。
美国农业部12日发布月度供需预测报告,将未来一个销售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预测从1.03亿吨下调至9500万吨,将美国大豆出口预测从6230万吨下调至5550万吨,下调近11%。
此外,报告还把巴西大豆出口预测从7300万吨上调至7500万吨,这将创历史新高。
美国豆农也非常担心即将到来收成的出路问题。据路透社报道,今年秋季,中国进口量仅占美国提前采购量的17%,相比过去十年平均水平下降了60%。
爱荷华州大豆协会发言人艾伦·普策(Aaron Putze)对此表示担忧:
“时间越长,我们的焦虑感就越强。时间在流逝,农民们普遍认为这种情况会改善。但(特朗普政府)是用一种非传统的、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因此大家都在等待转机。”
这一次,终于动真格了!但事情还远没有完
这一次,终于动真格了!这只是开端,事情还远远没有完。民意汹涌,雷霆震怒,这家相当任性的企业,也走到了尽头。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对比以往的事件,这一次,有着太多的不一般。
1、这不是一般的造假。这还不是以前的地沟油、皮革奶、苏丹红等可比,要知道,疫苗人命关天,没有一个孩子不接种疫苗。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动了孩子,父母真是会拼命的。
2、民意汹涌,人们不是一般的愤怒。这也是以往事件不常见的。官方应该也认识到,必须给民众一个交代,必须给民意一些疏导出口。
3、然后,则是雷霆震怒了。出访的最高领导人在非洲紧急指示,评定此事件“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并要求“猛药去疴、刮骨疗毒”,尤其是两个保障: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大局。不及时有效应对,真会危及社会安全稳定的。
总理也批示:这突破人的道德底线,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4、下面,一切加快节奏了。国务院派出调查组,吉林高层紧急开会,公安机关立案,纪委监委启动腐败问题调查追责……7月24日,高某芳等15名涉案人员,已经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刑拘。应该就此出不去了吧。
5、资本市场,长春长生宣布7月23日开市起停牌,显然是想逃避连续跌停;但上午停牌,下午即复牌交易。按照坊间的说法,证监会看穿这一伎俩,要求必须继续交易,让市场对此进行惩罚。自然是毫无悬念的继续跌停。
随后,深交所再补一刀,相关股东所持股份进行限售处理。即,这些大股东不得卖出,你们就和长生共生共灭吧。很快,还被ST长生了。
相信,还有更多的举措,这两天会连续释放。
刑拘之后,则是起诉,然后是判决,应该不会是轻判吧。
冰冻三尺,也非一日之寒。这里必然涉及腐败,以及不作为。也必然会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吧。
不然,就不可能真正“猛药去疴、刮骨疗毒”。
毫无疑问,这应该是2018年迄今最重大的舆情事件了,没有人不情绪激动。
以至于有人说,本年度最大的笑话:
印度人把“假药”做成了真药
中国人把真药做成了假药
卖印度真药的被抓了
卖中国假药的却发财了……
让人苦笑。
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只是这样的结果,严重危害的是健康是生命,还有人心。
最后,三点粗浅看法吧:
第一,必须依法严惩。严惩当事者,也严惩纵容者、腐败者。不严惩,对不起孩子,对不起历史。不严惩,肯定又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最终,再次让国家蒙羞,让民众寒心。这真是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大局”的!
第二,必须深刻反思。几年前的奶粉,现在的疫苗,人命关天,涉及孩子,但却一再突破人们的道德底线。中国人到底怎么了?这只是个例吗?再深的水,也必须趟啊。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永远别忘了,毒奶粉的深刻教训!
第三,千万千万,也别走极端。人们的恐慌情绪,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一些朋友也说,现在最怕的,就是“反疫苗运动”。做为最具成本效益的疾病预防控制手段,疫苗终结了天花,麻疹、脊灰、百日咳、白喉四种传染病总发病率下降99%以上。该打的还得打,但千万千万,别再出任何岔子了。
行动还在继续,这一次,看来是真动真格了!只是这样的真格,教训太惨痛了一些。
但对那些天良丧尽者,套用那句俗话:暴风雨还是来得更猛烈些吧。XLW
这两天一条消息刷爆了各媒体,那就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疫苗巨头上市公司长春长生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事件。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因为有关报道很多了,笔者不在多谈,只是想谈谈为什么关乎我们生命的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总是出问题,出大问题?这么多年所谓的监管怎么没有改善?我们谁都有切身感受,我们每天吃着垃圾食品、造假食品、毒食品,现在就连孩子们用的疫苗也造假,连保命的狂犬疫苗都造假,这是为何?这是谁之过?
每次出现问题,监管层就会以义正言辞的姿态来“严查”。笔者要问,那些高官厚禄的监管者事先做了什么?为何每次造假事件都是由民众和媒体揭发,由内部员工揭发(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包括此次事发也是因为长生生物内部生产车间的老员工实名举报所致),而监管机构何时主动有所作为?
在所谓的监管下为何那么多的国有企业被私人管理层收购,收购资金明显有问题,谁去过问了监管了?这次事件的长春长生被时任董事长的高俊芳,在被砖家定义的MBO年(管理层收购),以2.4元、4116.6万元的低价收购,而之前报价明显高于高俊芳的福尔生物(3元/股、5202万)和云大科技(2.8元/股、4855.2万)却被排除在外。
高俊芳一个工薪阶层何来四千多万的收购资金?当时的管理层收购大多都是空手套白狼式的手法,把国有资产据为少数人个人所有,那么多的国有资产流失,监管层又在哪里?监管层那时在忙着什么呢?
没有了当时的MBO,何来今日的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
在监管之下为何毒食品更加泛滥,“毒疫苗”“假疫苗”几年前就发生过,为什么在所谓严格监管下还出现狂犬疫苗巨头的造假事件?为什么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使得中国奶业、奶粉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至今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可是至今在食品领域和药品领域还不断出现造假?
不能否认的是,产春长生疫苗造假事件肯定是三鹿三聚氰胺的翻版,中国疫苗业将彻底失去国人的信任,将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击,这个打击将持续多年。我们孩子还能信谁?难道像奶粉一样都去打国外的疫苗?
根据科学网的调查数据,2007年,发病3300人,死亡3300人;2016年,发病644人,死亡592人。换句话说,“狂犬病可防不可治。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为100%。”由此,狂犬疫苗有效、安全的重要性不用多言。
关乎生死的狂犬疫苗都敢造假,还有什么不敢干的?是谁给了他们如此大的胆子?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肆意妄为?
笔者要问,那三个从长生生物中走出人,为何此后分别成为了国内狂犬病和水痘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三巨头,几乎拿下了中国疫苗市场的半壁江山。疫苗三巨头为什么能够驰骋于疫苗制药行业?为什么多次出现问题疫苗事件而能够安然度过?
我们看看这个关乎无数人生命安全的疫苗领域的仨巨头的资产结构,这三个个人控制了疫苗领域的大量市场份额,无数的人和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掌握在他们几个手里:
难怪京东刘强东对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也忍不住发声:这种人至少应该判无期不得假释!
长生生物目前在售产品包括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对于此次涉事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销售收入约占长春长生总收入的一半左右。
长生生物的产品以91.59%的毛利率占据行业首位,比贵州茅台91.31%的销售毛利率还高。短短三年时间,长生生物狂犬病疫苗的市场占有率,从不到4%上升到28%,成为中国第二大狂犬病疫苗供应商。成大生物狂犬疫苗报价149元,长生生物报价239元,后者还要多打1针。
长生生物2017年营业收入15.53亿元,2018年一季度,长生生物净利润同比大增72.22%。
可是研发投入却仅仅是1.22亿元,而销售费用却高达5.82亿元,是研发投入的近5倍。销售人人员25人,平均每人的销售费用2328万元,是康泰生物的4倍,是成大生物的47倍。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营销费用都流入了谁的腰包?这是否是导致监管缺失或监管不力的原因所在?
笔者要问,为什么25万支问题疫苗监管层加起来才罚了344.29万元?这在有些监管严格的国家恐怕早已把造假企业罚的倒闭破产,那个靠MBO而身价51亿的夫妻店女老板也早就被罚的倾家荡产了。
笔者要问,早在2017年11月长春长生就因25万支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而被处罚,做出处罚的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何在事发9个月之后的2018年7月20日,吉林省食药监局才在官网才公示?为何在7月15日国家药监局因内部人举报而通报了长生生物子公司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生产记录造假问题的几天后公示?为什么不在9个月前的处罚后公示?9个月前到底做的怎样的处罚?
长春产生公然生产问题疫苗,其问题疫苗不是生产事故,此事的核心问题在于企业对于生产流程的更改但不申报,并篡改数据这种明知故犯知法犯法的行为,是主动违法造假。
这种情况不是一时一日,吉林省药监局的监管体现在何处?9个月前就查出问题疫苗,居然还在继续生产问题狂犬疫苗!期间这个监管机构做什么?要不是内部职工揭发,这个盖子还要盖多久?还会有多少人受害?
《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吊销相关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吉林药监局只是草草发了3百多万元了事儿,更为令人费解的是在9个月后该企业又被爆出狂犬疫苗问题后,才匆匆公示了9个月前的处罚决定书。我们要问,到底当时处罚了没有?谁又来监管监管者?监管者的监管是否也有造假的嫌疑呢?谁又来惩戒造假的保护伞呢?
资本市场也一样,我们多次质问证监会:为什么在你们的监管下国内那么多好企业,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在国内上不了市,被迫跑到国外上市?为什么在你们的监管下这些企业在美国股市涨了十年的高位时,又想尽办法回归A股?难道是你们所说的给A股引进优质企业吗?
笔者不想谈阴谋论,这里的阴谋不言而喻.....
可以肯定的是,医药板块、尤其是疫苗生物制药板块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国产疫苗将像奶粉一样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令那些家长们不寒而栗,令那些打了狂犬疫苗的人不寒而栗。此事件的关键不是什么生产事故,而是有意造假,有意为之,....可以肯定的是,该行业将面临极为严格的监管,同时也意味着国内好几个疫苗的生产商都是夫妻店,公众对国产疫苗的信任度将大大降低,该行业将遭受市场和监管的双重打击,A股该板块应该主动回避。当然,超跌反弹机会总会存在,此事件对整体板块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国产疫苗也将遭受重创,但是,我们要留意那些少数质量有保证的优质龙头企业将因此优胜劣汰的过程而产生的机会。
22日*总理做出批示:此次疫苗事件突破人的道德底线,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我们希望的是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和惩处措施要到位,对监管失职者要有有效的惩戒制度,对监管者的监管要到位,不要每次出了事故,监管者才站出来“义正言辞”。民众要求不高,只是要吃到放心食品而不是毒食品,能吃到安全的药而不是问题药,孩子们能用到安全的疫苗而不是问题疫苗。否则,资本只会逃离这里,资本外逃有时候不仅仅是金融问题......
我的一位留学韩国的朋友曾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在2008年中国查出了毒奶粉事件之后,很快新闻就在韩国被报道了,当时我朋友的韩国同学对她说:“恭喜你们,在弄死自己的路上又进了一步。”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句话,让我朋友心寒,她无法反驳。
如今,我们在弄死自己的路上再一次进了一步。这就是毒疫苗事件。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飞行检查发现长春长生生物生产的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责令长生生物停止生产。
这家“长生生物”除了这次的狂犬疫苗以外,2017年还被发现有25万支“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检验不合格,而这25万支疫苗几乎已经全部销售到山东,库存中仅剩186支。
关于“毒疫苗”的事情,2016年在山东就曾经有过很恶劣的一次。
在这起毒疫苗事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持续5年、涉及25种人用疫苗、流向18个省市、涉案金额约5.7亿元……波及范围之广、时间跨度之长令人瞠目。犯罪嫌疑人庞某某曾因非法从事疫苗药品经营活动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五年执行,但她竟然能在缓刑期中“重操旧业”。
这是在杀人!而我们的监管部门,竟然让这种杀人的行为持续了五年?
同样是在对待疫苗的态度上,有的国家确实比我们做得好得多,我想说,如果有关部门不会做,就学学人家,你们TM虽然蠢,但我们没有办法,还要指望你们。
英国:生产审批只有7家生产商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疫苗的审批、生产是疫苗安全链条的第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此,英国政府予以高度重视。
英国严格控制疫苗生厂商资质。在英国药品行业协会登记的成员有64家,而其中仅7家获得了英国卫生部的疫苗生厂商资质。数量之少,原因有二:第一,英国卫生部设有专门的疫苗资质审查、管理机构。要取得生产资质,必须通过严格考核,如研制能力、生产设备、资金等。
第二,英国提供全民免费医疗服务,英国卫生部是欧洲最大的疫苗采购方,每年用于采购疫苗的资金超过2亿英镑,英国民众所需的全部疫苗都由英国卫生部统一采购。
由于英国卫生部是唯一的买家,垄断的购买力使其在与疫苗生产商的谈判中具有很大发言权,其签订的合同价远低于生产商公布的市场价。因此,英国上市的疫苗品种越来越多,而疫苗生产商的数量却越来越少。英国卫生部强大的定价能力让疫苗生产利润趋薄,使得许多企业退出该领域。
英国的“药品及保健品监管署”和“保健署”负责监管疫苗的安全性。英国要求包括疫苗在内的生物产品,每一批次在上市前都要进行质量和有效性检测,只有通过该检测才能获批入市。检测分两个层次,首先由生产商自测,然后由欧盟认可的几家官方药品检测实验室其中的一家再次检测。
英国很重视疫苗的供应稳定性。英国尽量避免某种疫苗只能由一家企业生产的局面,因为过分依赖一家企业将影响供应稳定性。英国曾经出现过唯一的生产商由于污染而停工,结果导致供应中断的现象。
日本:赔偿机制,申请就能获赔
日本在各地都设有保健所,一旦接种疫苗者出现副作用,可以向最近的保健所提出申告,并依法获得经济补偿等。这就是日本的国家赔偿机制。
1977年,日本制定了预防接种健康被害救济制度,并分为定期预防接种健康北海救济制度和随机预防接种健康被害救济制度。这两项救济制度都已经法律化。该法规定,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后遗症导致住院,可申请医疗费外加一定补助;如果出现身体残障甚是死亡等严重情况,可申请获得遗属年金或一次性补偿及丧葬费等,金额不菲。
上述两项制度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本人提出申请,即可获得厚生大臣的直接审议,数日内可接到是否能获赔的通知。
不良反应监测,所有事故都上报
1996年,日本发生了一起著名的“问题乙肝疫苗”事件。当年,日本生产的乙肝疫苗中使用了艾滋病和肝炎患者的血清作为原料,导致部分接种者致病。事发后,日本厚生省及生产厂家并没有告知公众,而是联合起来力图掩盖真相,导致更多接种者成为无辜的牺牲品。痛定思痛,日本政府开始对此严管管理。
第一,在现有的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中,增加第三方医师和专家。即除厚生省、疫苗研发机构外,增加并非厚生省指定的医师和专家参与。增强社会监督,杜绝腐败。
第二,生产企业应报告所生产的疫苗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零”报告,而不采用所谓的“安全比率”,即不良反应在一定比率下不予上报的制度。
美国:立法保护“无过错”赔偿
美国有一个国家疫苗伤害赔偿项目(NVICP),赔偿由于接种疫苗而引起的伤害的个人,这种赔偿是基于“无过错”原则的。
所谓无过错意思是说提出索赔的人无需证明自己的伤害是由于医疗机构或疫苗生产商的过失所引起的。NVICP覆盖所有针对儿童的常规推荐疫苗,赔偿方案根据疫苗伤害表,该表总结了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大牛财经,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指股网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指股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