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图标图标

中信建投 | 医药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利润稳健增长

券商研报精选券商研报精选2023-05-04 12:00:15
 22年行业经营受到外部影响出现波动,23年Q1逐渐恢复。从经营亮点看,围绕院端复苏的化学制药(同时叠加集采影响逐步弱化,出现经营拐点)、医疗服务、常规器械及血制品等细分行业,政策红利持续的中药行业都有较好表现。我们维持春季策略的观点:今年行业复苏乃大势所趋,变异毒株预计整体影响有限。年度策略中,我们提出23年投资需要平衡“短期弹性”与“恢复程度”;随着进入业绩期,预计投资的钟摆将指向“恢复程度”,即业绩的兑现度。中医药产业链:政策红利持续,精心挑选有边际改善的公司。其他看好方向。合成生物学;医疗新基建;关注集采政策接近出清的公司。

 医药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利润稳健增长。

 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细分板块中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同时实现正增长的有医疗设备、血制品、医药零售、中药、医美、化学制剂、综合器械、医疗服务、医药分销、生物制药上游、CRO/CMO等,其中同时呈现增长趋势扩大的板块有医疗设备,血制品,医药零售,中药,医美,化学制剂,医疗服务,生物制药上游等。

 细分行业经营情况回顾:院内诊疗复苏,常规业务快速修复

 化学制药:业绩迎来拐点,创新转型持续。2022年板块增速放缓,23年Q1伴随院内复苏逐渐修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Q1伴随着集采消化、医保续约趋于温和带来的创新药快速放量,板块毛利率逐渐企稳,经营迎来拐点。龙头公司亦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

 零售:22年Q4疫后用药需求激增,23年Q1龙头利润增速优异。22年Q4疫后用药需求激增,交易客单价回升;23年Q1增速有所放缓。业绩环比放缓主要由于四类药品需求放缓,门店客流环比下降,但同比仍呈现向好趋势,龙头公司利润增速表现较好。

 医疗服务:23Q1板块业绩恢复,看好23年全年持续复苏。医疗服务板块季度业绩波动受疫情影响明显22Q2-22Q4期间,疫情对医院正常经营的影响持续、反复。2023年1月,受国内疫情政策放开的影响,叠加春节因素,医疗服务板块的正常经营受到的影响较大,随后2-3月业务量逐步恢复正常。23年全年板块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商业分销:院内诊疗秩序恢复,看好业绩持续改善。22Q4,新冠管控逐步放开,非新冠需求承压或推迟就诊,院内诊疗人次逐步下降至近年低位,商业分销板块短暂承压,但收入端同比仍保持稳健增长。23Q1,板块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环比均明显增长。

 CXO:2022年在全球产业转移及国内创新药研发热潮持续背景下,以及疫情影响下国内企业竞争优势凸显,CXO板块整体维持高景气度,保持高增速。Q4开始疫情带来一定经营影响,23Q1叠加高基数,整体增速有所放缓。淡化短期波动,看好长期发展。

 原料药:多重困境影响经营,企业分化源自转型节奏。原料药板块受成本因素、疫情影响、运费上涨等多种因素困扰,扣非归母净利继续同比下降。龙头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归因于产品价格的上涨或CDMO、制剂业务的放量。

 今年行业复苏乃大势所趋,变异毒株预计整体影响有限。近期国内检出新型变异毒株,引发市场关注。截至2022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其在美国已蔓延至43个州。从蛋白结构上看,该毒株拥有F486P突变,可能大幅度提高免疫逃逸能力。从Cell等顶刊公布的体外数据看,mRNA疫苗及单抗对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显著降低,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仍然有效。此外,研究显示,人群存在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但既往感染和疫苗接种仍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美国的数据也显示,毒株致病性并未出现显著增加,症状也与之前的毒株非常接近。总体看,我们预计影响有限。

 中医药产业链:政策红利持续,精心挑选有边际改善的公司。近期,中药注册管理办法出台,全方位、系统的中药注册管理体系对中医药行业持续规范升级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有望促进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利好具备产业链及研发管线优势的行业龙头。整个中医药产业链处于持续的政策红利期,我们建议精心挑选有边际改善的公司。

 其他看好方向。央国企改革主线,合成生物学;医疗新基建;关注集采政策接近出清的公司。

 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有一定规模。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变化。行业政策风险:因为行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研究设计要求变化、价格变化、带量采购政策变化、医保报销范围及比例变化等风险。尤其是集采、医保支付等政策的变化,对行业发展预期影响较大。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新药和器械在研发过程中,存在临床入组进度不确定、疗效结果及安全性结果数据不确定等风险。审批不及预期风险:审批过程中存在资料补充、审批流程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审批周期延长等风险。宏观环境波动风险: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可能影响下游需求,此外还需要考虑国际关系、气候变化、通货膨胀及汇率和利率等方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