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详情
图标图标

华泰证券:中国出口的优势究竟在哪?

券商研报精选券商研报精选2023-04-20 17:05:01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中国出口“被转移”的担忧日益升级。微观层面,也确有公司、行业、甚至个别国家的局部数据支持这一假设。然而,宏观分析重在全局、切忌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我们过去数月深度分析全球、区域、和中国贸易及资本流动相关数据,俯瞰全球、拆分地域、深入行业,以求更全面地刻画中国出口产业链的结构变迁。虽然,正如全球化的前景不无隐忧,中国出口产业的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总体的结论偏积极:中国出口竞争力不降反升;亚太、非洲一体化的产业链和需求链持续优化。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中国出口“被转移”的担忧日益升级。微观层面,也确有公司、行业、甚至个别国家的局部数据支持这一假设。然而,宏观分析重在全局、切忌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我们过去数月深度分析全球、区域、和中国贸易及资本流动相关数据,俯瞰全球、拆分地域、深入行业,以求更全面地刻画中国出口产业链的结构变迁。虽然,正如全球化的前景不无隐忧,中国出口产业的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总体的结论偏积极:中国出口竞争力不降反升;亚太、非洲一体化的产业链和需求链持续优化。

 2022下半年来全球贸易遭遇逆风,中国出口显出超预期的韧性,挑战中国出口“转移论”。即使在疫情扰动、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环境下,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从2018年的13%升至2022年的14.6%,2023上升更多。高附加值和传统出口份额齐头并进,其中高附加值产品相对占比上升更多。

 出口竞争力下降的部分论据来自中国对欧美的出口份额下降。但这些数据未能刻画全景。总出口层面,中国产品明显多样化且持续升级,一些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已领先全球。出口地域亦呈多样化形态:东盟、非洲、亚太、中东等地区份额上升最快,且各区域的“主打”产品各异,出口链高度“反脆弱”。

 在全球能源、电力、交等行业结构剧变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抓住了“弯道超车”的机遇。近年以电动车、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锂电池(新三样)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在全球竞争中“拉开身位”:新三样占总出口比重从2021年的2%跳升至今年3月的5.7%,对出口增长贡献已两成有余。

 很多研究指出,中国成本优势很大部分来自于政府的产业政策和补贴,我们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 我们认为,中国出口的真正优势在于全方位的成本和效率优势:1)原材料,电价、能源等价格低于全球,2)难以匹敌的物流和电信网络、遥遥领先的电信和物流效率成本优势,3)综合交易成本较低:产业链全、多样化,分工细,以及4)人力成本性价比和国际化水平较高。

 近年来,中国对东盟ODI和出口增速均领跑总额,显示中国出口产业链在趋势性、主动地优化的过程之中。宏观层面的数据不容置疑地显示,中国和东盟合作关系大于竞争、产业链高效互补:中国对欧美出口比例下降的品类,一一对应中国对东盟类似品类比例上升+东盟对欧美出口比例上升。大量数据刻画出的,是中国出口产业链重塑、物流“动线”的变化,而非单纯的订单转移。东盟同样受益:东盟出口份额上升、产品多元化、脆弱性下降。

 首先,中国贸易部门的效率增长仍领先全球,对应人民币真实汇率该相应升值,其次,中国企业扬帆出海应继续享有较优回报: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风险提示:全球衰退压力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