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猪油共振向下及高基数共同压制商品价格回升,而出行需求回暖则支撑服务价格上行,形成商品通缩、服务通胀的分化。未来通胀或有一定回升,其动力一是来自国内经济活动持续修复下商品需求的扩张,二是近期原油超预期减产致油价走高,这带来一定输入性通胀压力。但CPI或较难突破3%的警戒线。其一,近期猪肉供给较为充足,猪价或仍偏弱运行。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一指标自去年5月至12月均环比正增,于今年1月才环比转负,结合其拐点对于猪价近10个月的领先性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猪肉供给强于需求的局面或将持续,猪价走势短期可能难现明显转变。其二,国内就业市场相对宽松、服务较难形成全面通胀。尽管本月服务消费价格有所上行,但主要集中于出行链相关。而考虑到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仍偏宽松,失业率相对较高,基于通胀与失业率的负相关性,未来服务迎来全面性通胀的概率较低,这与海外就业市场紧张致薪资上行最终支撑通胀韧性的逻辑存在明显差异;PPI方面,鉴于上半年高基数效应仍存,其同比修复斜率或相对较缓。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年内通胀可能并非国内主要矛盾,政策关注方向上,稳就业或仍优于稳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