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短期内甚至较为长期内的波动盈利它会强化我们盈利的思维,反之亦然。但是现实市场大部分时间都是震荡的,因此不管是盈利还是失败,它都会强化我们在某一方面的思维。
投资大师格雷厄姆认为:“投资决策25%取决于智慧,75%取决于心理因素”。人们绝大多数的行动驱动力,不是来自理性的思考,而是来自情绪力量。
比如在一段时期内我们交易经常失败,心理就开始相信自己非常失败,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保持一段时间失败,然后时而盈利,时而失败。投资中一不小心就出现的心理误区,往往会使我们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最终导致损失,这个就是心理偏差原理。

何为心理偏差?
我通过一个例子来讲解,请看下面这幅图。首先看我标注的地方,动能柱与 K 线的背离,然后再看周线上面的 K 线。当时在这个点附近运动的时候我知道年内高点即将到来,心里非常清楚此时做空不是最佳时机,但我又无法准确判断什么时候是最佳的做空时机,因此我逢高做空不断试错,连续几次的失败让我认为判断错误,虽然最后成功做空在次高点,但是也损失了一部分本金。

我认为行情会如同去年黄金一样不断刷新新高,打破认知,但现实是它却下降了,那此时下降是短暂回调还是年内高点下跌启动,这大家都不得而知,因此我变得非常痛苦。很多时候市场总是与我们想象的情况截然不同,这就叫做心理偏差。
影响心理偏差的最大敌手是短线交易,因为短线交易波动频繁且无序,我们很难运用既有的知识做到稳定盈利,绝大多数人都是惨败而归,因此心理落差非常之大。
心理和情感因素会影响投资决策。所以,我们需要识别并了解那些在投资过程中影响我们投资决策的心理偏见。如何摒弃主观冲动的交易情绪,代替以严谨的交易纪律和守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量化投资和程序化交易,从理论上可摒弃人性的偏执,规避归因的陷阱,寻找潜在的规律,未尝不是一个新的解决之道。
本文作者为 FOLLOWME 交易社区创作者@财神有道。我们只有更系统地了解人们的情绪和认知偏差是如何影响投资决策的,才能在复杂的现实金融环境中更游刃有余。